2022年深秋,山西省太原市迎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太原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快速响应的太原速度
11月19日,太原市发现新一轮疫情阳性感染者,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宣布启动应急响应,在第一时间,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全市设立核酸检测点超过1500个,调集医务人员近万人,在48小时内完成了首轮全员核酸检测,展现出了惊人的“太原速度”。
疫情防控指挥部实行每日调度制度,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按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原则,将区域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分类实施相应管理措施,这种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做法,既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平凡英雄的非凡奉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平凡人挺身而出,成为了守护城市的英雄,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穿梭在各小区之间,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解决急难问题,杏花岭区一位社区书记连续工作36小时后晕倒在岗位上,醒来后第一句话仍是:“居民的菜送完了吗?”
医护人员更是冲锋在前,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放弃休息,坚守岗位,护士长李医生将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后,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区工作。“这是我的职责所在”,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医护人员的初心。
志愿者们同样令人动容,在太原南站,志愿者团队协助进行旅客筛查和疏导;在各个社区,年轻人组成志愿服务队,帮助老年人购买药品、办理健康码,这些温暖的画面成为了疫情阴霾下最动人的风景。
保障民生:疫情下的温度
疫情防控期间,太原市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市政府启动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机制,确定47家重点保供企业,确保粮、油、肉、蛋、菜等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针对特殊群体,太原市建立了专门的帮扶机制,对独居老人、孕产妇、重症患者等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社区工作人员每日电话询问需求,提供上门服务,市教育局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
疫情防控的同时,太原市还设立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人们缓解焦虑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科技赋能智慧防疫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太原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防疫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追踪密切接触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核酸检测速度;利用“太原健康码”系统,实现人员流动的精准管理。
各大医院开通线上问诊平台,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开药,药品直接配送上门,减少了医院人员聚集风险,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让疫情防控更加精准高效。
同心抗疫迎接春天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太原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多个区域陆续解除封控管理,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复。
这次疫情是对太原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太原市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答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快速响应,看到了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看到了社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看到了普通市民的理解配合。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太原这座历史名城,在经历疫情考验后,必将更加坚韧、更加温暖,而我们每个人在这场战疫中展现出的勇气、团结和担当,将成为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