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辉煌的郑州大剧院内,金色的党徽高悬于主席台正中央,与两侧鲜艳的红旗交相辉映,2023年9月15日,郑州市新冠疫情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当聚光灯照亮每一位走上领奖台的抗疫英雄时,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千万郑州市民对那段非凡抗疫历程的集体致敬,更是对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礼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郑州实践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主席台上,市委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回顾三年抗疫路,郑州市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到科学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从24小时完成千万级人口核酸检测,到建立“菜篮子”“米袋子”保供体系;从创建“一站式”就医服务模式,到推出心理疏导热线……每一个决策背后,都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坚定践行。
数字无言,却最有说服力,三年来,郑州市累计开展核酸检测超过5亿人次,接种疫苗超过3000万剂次,调配医疗资源价值数十亿元,在这些抽象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生命奇迹:百岁老人康复出院、新生儿在隔离病房平安降生、危重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获得救治……郑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了中国式抗疫的生动篇章。
平凡英雄,非凡担当的时代群像
表彰大会上,最动人的莫过于平凡英雄的故事,张琳,一位普通的社区书记,连续90天坚守岗位,每天工作18个小时,组织核酸检测、配送生活物资、解决居民诉求,被称为“永不停歇的陀螺”;李医生,在父亲病危时仍选择留在方舱医院,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却在抗疫一线挽救了数百条生命;快递小哥王师傅,自发组建志愿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累计行驶里程可绕地球三圈……
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受表彰者,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平凡中的伟大”,当他们接过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时,许多人眼含热泪——这泪水,既是对过往艰辛的释然,更是对共同奋斗的感怀,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普通人,以萤火之光汇成了人间星河,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科技赋能,智慧抗疫的创新之路
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抗疫中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表彰大会上,一批科技抗疫成果备受关注:“城市大脑”疫情防控系统实现了疫情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无人机配送网络解决了封控区“最后一公里”难题;AI辅助诊断系统将CT影像分析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30秒;数字化流调溯源平台使密切接触者追踪效率提升5倍以上。
这些创新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郑州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从传统人海战术到精准智能防控的转变,为超大城市疫情防控提供了“郑州方案”,受表彰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表示:“我们只是用专业知识做了该做的事,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为科技抗疫付出努力的人。”
从抗疫到发展:郑州的新征程
表彰大会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展望未来,会议指出,要把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郑州正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持续向好态势,2023年上半年,郑州市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增长,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大会结束时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当受表彰者们手持鲜花走出会场,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那是属于英雄的光芒,更是一个城市迈向新征程的曙光。
郑州抗疫的壮阔历程已经载入史册,但抗疫精神永不落幕,它将继续激励着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正如一位获奖代表所说:“表彰大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带着这份荣誉与责任,继续守护我们深爱的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