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最新疫情防控通知,对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强化,这一最新通知的发布,正值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与人员流动增加的双重考验时期,体现了甘肃省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与科学精准防控的坚定决心。
通知核心内容:科学精准、分级分类
根据最新通知,甘肃省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但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和分级分类的防控理念,通知要求各地市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
区域管控方面,通知明确要求高风险区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落实"人不出区、错峰取物",低风险区强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各地要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动态调整风险区域,做到快速划定、快速解封。
核酸检测策略也有重要调整,通知指出,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是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仅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各地要保证核酸检测质量,及时准确提供检测服务。
重点场所防控:强化管理,优化服务
针对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场所,通知作出了特别部署。医疗机构要优化就医流程,保障正常医疗服务,设置应急诊疗区缓冲病房,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要继续落实封闭管理,建立绿色就医通道。
学校疫情防控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各级学校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线下教学活动,校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保证风险区域外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疫苗接种:加强免疫,筑牢屏障
通知特别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接种工作,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通过设立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提高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重点做好80岁以上人群接种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供应稳定
在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方面,通知要求各地确保物资储备充足、供应稳定,要建立完善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储备,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确保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宣传引导:科学认知,消除恐慌
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宣传引导,向社会传递科学准确的防控信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新冠病毒特征,掌握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要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责任落实:明确分工,强化监督
通知最后强调了责任落实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明确分工,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同时要加大监督力度,对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严肃问责,对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规查处。
甘肃省此次发布的疫情防控最新通知,充分体现了科学精准、以人为本的防控理念,既坚持了必要的防控措施,又最大程度减少了对社会运行的影响,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实施,甘肃省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省各地各部门正按照通知要求,抓紧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广大群众也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配合防控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