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冬日依旧寒冷,香坊区的街道上积雪未化,行人稀疏,2021年隆冬,新冠疫情再次突袭这座冰城,而香坊——这座老工业区,成为了抗疫的前沿阵地,疫情的阴霾笼罩下,香坊却展现出非凡的坚韧与温度,这里的故事,是普通人在非常时期的非凡选择,是一隅之地在时代考验中的生动缩影。
香坊的抗疫,始于迅捷而有序的组织响应,疫情初现,香坊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志愿者组成的防控网络立即展开,在各小区,核酸检测点一夜之间搭建完成,居民们排起长队,井然有序,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大白”们坚守岗位,面屏上的水汽结成了冰霜,护目镜后的双眼却写满坚定,社区干部用沙哑的嗓音不断提醒居民保持距离,他们的忙碌从清晨持续到深夜,换来的是一组组精准的排查数据,一条条清晰的流调轨迹,香坊用高效与专业,构筑起抵御病毒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道防线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默默付出,志愿者李阿姨年过六旬,却主动请缨为隔离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每日奔波于各楼栋之间,她说:“我熟悉这里每一户人家,这时候我不上谁上?”90后护士小张连续工作十余小时,双手被冻得通红,却只是笑笑说:“没事,暖和暖和就好了。”超市老板王师傅坚持平价供应蔬菜,还免费为困难家庭送货上门,这些细小却温暖的行为,汇聚成香坊抗疫的深厚力量,疫情没有让人心疏离,反而让邻里之情愈发浓厚——谁家缺了菜,群里一说立刻有人回应;独居老人不会线上购物,志愿者便每日上门询问,这种守望相助,让寒冷的冬天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香坊的抗疫还体现出科学精准的策略,区防控指挥部充分利用大数据排查密接人员,对重点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既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又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当地企业快速调整生产,有些工厂转而生产防疫物资,中小商户积极开展线上经营,学校顺利实现“停课不停学”,这种精准防控与灵活适应,彰显了香坊在危机中的治理智慧与应变能力。
疫情下的香坊,是哈尔滨的缩影,更是中国抗疫的微观体现,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点滴行动的担当,香坊人用东北人特有的乐观与坚韧,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核酸检测排长队时互相礼让,隔离在家时在阳台上开起“演唱会”,用幽默化解焦虑,用团结对抗困难。
当前,香坊已逐步恢复正常秩序,但抗疫中凝聚的精神财富仍在延续,那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是对社区的认同与责任,是在危机中迸发的人性光辉,疫情终将过去,但香坊人在疫情中展现的勇气、智慧和温情,将成为这片土地永久的记忆,也成为未来面对任何挑战时的力量源泉。
寒冬终会过去,春天的脚步正在临近,香坊的街道上将再次充满熙攘的人群,老工业区将重现往日的生机,而当人们回首这段特殊岁月时,一定会记得:在那年冬天的香坊,普通人们如何用不普通的坚守,温暖了整个城市,守护了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