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拉萨本该是游客如织的季节,布达拉宫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昭寺前的青石板上回荡着转经筒的嗡鸣,然而2022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座高原古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静,当“拉萨出现疫情病号”的消息传出,这座海拔3650米的城市开始了一场与无形之敌的殊死较量。
疫情初现时,拉萨面临着独特挑战,高原环境下,人体血氧饱和度普遍较低,任何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医疗资源相对有限,专业传染病救治人员不足,这些现实让疫情防控变得尤为复杂,首例病号确诊后24小时内,拉萨市政府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在布达拉宫广场搭建起临时核酸检测点,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成为这座古城的新风景线。
在这场战役中,最令人动容的是无数普通人的坚守,次仁医生连续72小时值守在发热门诊,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痕迹;志愿者达瓦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为隔离居民运送生活物资;酒店经理主动将客房改为隔离房间,却说“这只是尽一个拉萨人的本分”,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生命至上”的真谛,在高原上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疫长城。
疫情防控不仅是医疗战斗,更是文化智慧的考验,拉萨将藏医院的传统藏药纳入防治方案,利用高原特有药材配制预防药剂;社区干部用藏汉双语广播防疫知识,让信息传达到每个角落;寺庙高僧通过网络为信众祈福,既遵守防疫要求又不中断宗教活动,这种将现代医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拉萨独特的抗疫智慧。
疫情下的病号救治体系迅速构建,自治区人民医院设立专门隔离病区,配备高原型呼吸机等特殊设备;建立线上问诊平台,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组建专家团队研究高原新冠肺炎特点,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医疗工作者的专业精神。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拉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当首批治愈病号走出医院时,医务人员献上的不是鲜花,而是象征祝福的哈达,这条条洁白哈达,承载着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医患之间的深情,更有对这座城市的祝福。
拉萨疫情是一次大考,检验的不仅是医疗卫生系统,更是整座城市的凝聚力,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拉萨展现出的坚韧、智慧与包容,让世人看到了高原古城的内在力量,那些日夜坚守的医务人员,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那些自觉配合的市民,共同书写了这段特殊时期的感人篇章。
疫情终将过去,但这段经历留给拉萨的不仅是抗疫经验,更是一种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城市精神,当布达拉宫重新迎来游客,当八廓街再次充满诵经声,人们不会忘记2022年夏天,这座城市如何用爱与责任守护了每个人的健康与安全,拉萨抗疫的故事,必将成为这座千年古城历史中闪耀的一页,见证着人类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