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号 娱乐资讯 多省支援郑州/多省驰援郑州

多省支援郑州/多省驰援郑州

七月的郑州,暴雨倾盆,街道成河、地铁被困、人员失联……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在突如其来的洪灾中陷入危急,但灾难面前,中国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凝聚力与动员力——来自山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北等多省的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迅速集结,昼夜兼程奔赴郑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再次熠熠生辉。

多省支援郑州/多省驰援郑州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7月20日,郑州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城市内涝严重,交通瘫痪,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危急关头,国家应急管理部连夜启动跨区域救援预案,协调周边省份力量支援河南。

“山东来了!”“湖北到了!”“江苏的救援队已在路上!”——这样的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开,短短24小时内,来自六省的专业救援队伍携带抽水泵、冲锋舟、应急发电设备、医疗物资等赶赴郑州,他们中许多人刚刚结束其他地区的防汛任务,甚至来不及回家就直接转战河南。

风雨同舟,各省力量迅速集结

山东省派出消防救援总队、防汛抢险专业队等共计12支队伍,携带82台大流量排水设备奔赴郑州,其中多台设备每小时排水量可达3000立方米;湖北省调集了包括国家水域救援武汉大队在内的精锐力量,许多队员曾参与2020年武汉抗疫,经验丰富;江苏省不仅派出救援人员,还紧急调运了20台应急发电车和大量饮用水、食品等生活物资。

多省支援郑州/多省驰援郑州

在郑州东站附近的重灾区,来自安徽的救援队员连续工作18个小时,利用龙吸水排水车抽排积水;河北的电力抢险队伍冒雨抢修变电站,恢复居民用电;陕西的通信保障团队连夜修复基站,确保灾区信号畅通……多省支援不仅带来了人力物力,更带来了专业化的救援方案和科学统筹的协作机制。

不仅仅是救援,更是技术与经验的共享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跨省救援不仅是简单的物资和人力支持,更是一次应急管理体系的大协同,各省队伍根据自身特长分工协作:湖北队擅长水域救援,直接深入地铁5号线现场;山东队擅长大型排水作业,负责地下空间抽水;江苏医疗队设立临时救护点,处理伤员和消杀防疫。

这种高效协同背后,是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自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跨区域救援机制日益成熟,此次多省支援郑州,正是对这一体系的有效检验。

多省支援郑州/多省驰援郑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

在郑州人民医院门口,来自山东的救援队员跪在泥水中清理排水口杂物;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湖北救援队用冲锋舟转运危重病人;在受灾社区,安徽志愿者挨家挨户运送物资……这些画面被镜头记录,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让无数人动容。

一位郑州市民在微博上写道:“看到外地车牌号的救援车开进市区,那一刻真的哭了,谢谢你们,为郑州拼过命!”这种情感共鸣,正是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的真实写照。

从抗疫到抗洪,中国力量再次彰显

从2020年武汉抗疫时的“一省包一市”,到此次郑州抗洪的多省联动,中国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展现出的组织动员能力、资源调配效率和全民参与意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这种“全国一盘棋”的机制,既源于制度优势,也离不开每个普通人的奉献精神。

截至7月23日,共有来自7个兄弟省份的3800余名救援人员、1000余台(套)装备设备投入郑州抢险救援,累计抽排积水约2000万立方米,转移群众3.6万人,修复变电站47座,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是跨越省界的大爱无疆。

洪水终将退去,但团结互助的精神永存,多省支援郑州的行动,不仅是一场应急救援,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只要携手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搏斗的战斗中,每一个挺身而出的身影,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份跨越山河的援助,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郑州正在恢复,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ntto.com.cn/yulezixun/4735.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wantto.com.cn/zb_users/upload/editor/water/2025-08-22/68a879c7841ff.jpeg

【南京疫情护士支援,南京疫情 支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