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福州市民陈女士的手机同时响起一连串提示音,她点开消息,看到“福州发布”推送的《关于做好2021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眉头微微皱起,随即又缓缓舒展,这份长达三千余字的通知,事无巨细地规定了返乡报备、聚餐限制、社区管理等二十多项具体要求,却在冰冷的条文中暗藏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智慧,在那个特殊的春节,这份通知不仅是一纸公文,更是榕城对600万市民的生命守护契约。
2021年的春节,中国面临着疫情防控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验,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当时全国已有超过12亿人完成疫苗接种,但冬季病毒活跃度升高仍使各地绷紧神经,福州作为福建省会城市,拥有大量在外务工、求学人员,春节返乡人流预计达百万人次,市政府早在元旦后就启动应急预案,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和民意征询,最终在春节前一个月发布这份关键通知,体现了“早准备、细规划、稳实施”的防疫智慧。
通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传统年俗的创新性安排,福州素有“腊月二十四,扫房祀祖宗”的习俗,往年此时家家户户都已开始筹备团圆宴席,通知没有简单禁止聚餐,而是创造性地提出“分餐制+公筷公勺”“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等具体指引,台江区一位社区干部回忆道:“我们组织志愿者编织了上千套公筷公勺礼盒,上面刻着‘平安是福’的字样,既守住了防疫底线,又保留了年味。”
数字赋能成为福州防疫的亮点,通知要求推广的“e福州”APP疫情防控专区,整合了健康码、核酸检测预约、返乡登记等15项功能,据统计,春节期间该系统累计处理返乡报备信息87.5万条,完成线上咨询28.6万人次,在永泰县山区,工作人员带着移动设备上门帮助老人办理电子凭证,确保数字鸿沟不成为防疫壁垒,这种“科技+人文”的模式后来被多个城市借鉴推广。
通知中关于留守群体的关怀条款尤显温情,针对子女无法返乡的独居老人,通知要求社区建立“每日一问”制度,组织志愿者提供代购、送餐等服务,仓山区对78个社区的空巢老人进行建档管理,春节期间送出“年货暖心包”3200余份,在长乐国际机场,工作人员举着“无论多远,心安即团圆”的标语迎接每一位旅客,提供免费的核酸检测和休息区,让返乡路充满人文关怀。
这份通知的实施效果令人欣慰,2021年春节期间,福州累计排查返乡人员102.3万人,完成核酸检测56.8万人次,成功处置3起输入性疫情隐患,未发生本土传播病例,更可贵的是,据福州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数据显示,83.7%的市民对春节防疫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民间自发组织的“云端团圆”“视频拜年”等活动成为新民俗。
回望2021年春节,福州疫情通知不仅是一份应急文件,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它展现了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如何科学精准地平衡防控需要与民生需求,如何将技术手段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如何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统一,当我们在未来面对其他挑战时,这份通知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民立场,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提醒我们:任何防控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守护每个具体的人的幸福与安康。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2021年福州春节疫情通知如同一盏温暖的灯笼,既照亮了抗疫的道路,也温暖了游子归家的心,它告诉我们,即便病毒改变了春节的形式,却永远无法改变中国人对团圆的渴望,无法削弱一座城市对它的市民的深切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