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末,福州软件园的一间会议室内,工程师们正在为健康码系统的一次重要升级做最后测试,突然,一条紧急通知打破了夜的宁静:莆田发现疫情,可能波及福州,仅仅两小时后,升级后的福州防疫健康码系统正式上线,新增了核酸检测结果实时同步功能,这一刻,无数福州人的手机屏幕上,那个小小的二维码即将承担起守护整座城市的重任。
福州防疫健康码的出现并非偶然,2020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这座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防控压力,人工登记效率低下、纸质通行证易造假、人员流动难以追溯——传统防控手段显然无法应对现代城市的复杂流动网络,福州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地,迅速整合政务数据资源,于2020年2月率先推出本地化防疫健康码系统,成为全国首批实现“一码通行”的城市之一。
这个看似简单的二维码背后,是复杂而精密的数据支撑体系,福州健康码融合了卫健、公安、交通、通信等多部门数据,通过算法模型生成红、黄、绿三种风险状态,但福州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在严格执行防疫规定的同时,注入了难得的城市温度,系统特别考虑了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需求,开发了“代申领”功能,社区工作人员可帮助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打印纸质健康码,确保数字时代不让任何人掉队。
2021年9月莆田疫情波及福州期间,健康码系统经历了实战考验,通过精准划定风险区域,系统在24小时内完成了对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识别和赋码工作,期间,12345热线共接到健康码相关咨询超过1.2万件,全部在4小时内得到处理,许多福州市民还记得,当时在核酸检测点出示健康码后,系统自动推送了最近的人流较少的检测点信息,这种贴心服务减少了排队聚集风险,也体现了数字治理的人文关怀。
福州健康码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实现,更在于其背后体现的治理理念创新,它打破了传统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一网通办”;它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防控模式,实现了精准施策;它将管理融入服务,在严格执行防控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生活,这种治理思维的变化,标志着福州城市管理从传统向现代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福州健康码仍在不断进化,它逐渐整合了医保电子凭证、电子社保卡等功能,向“一码通城”的目标迈进,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已经成为福州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数字福州建设的缩影,它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抗疫历程,也见证着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从应急之举到长效之策,福州防疫健康码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一座城市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的应对智慧,它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作的成果;不仅是防控手段,更是以人为本治理理念的体现,在数字与人文的交汇点上,福州找到了平衡点,为后疫情时代的城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疫情终将成为历史,福州防疫健康码所代表的创新精神和治理智慧,将继续推动这座城市向着更加智慧、更有温度的方向前进,在数字红绿交替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套防疫系统,更是一座城市对公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以及对未来治理模式的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