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东北,寒风凛冽,随着又一波疫情的影响,东北主要城市的商业活动正在经历着特殊时期的考验,在沈阳,各大商场正在疫情防控与商业复苏之间寻找平衡;而在长春,人们则更关心着一个实际问题:商场开门营业了吗?
沈阳商场:在防控中稳步复苏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其商业活力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脉搏,近期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沈阳各大商场已经逐步恢复营业,但防疫措施丝毫没有松懈。
走进沈阳中街商业区,可以看到万象城、大悦城、恒隆广场等主要商场均已开放营业,入口处工作人员严格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提醒顾客佩戴口罩,商场内随处可见消毒液放置点,广播循环播放防疫提示,部分餐饮店铺暂未开放堂食,但提供外卖服务,店员们全副武装,佩戴口罩和面罩,有些甚至穿着防护服,为顾客提供服务。
皇姑区某商场负责人表示:“我们每天营业前和闭店后都会进行全场消毒,电梯按钮、扶手等高频接触区域每两小时消毒一次,同时严格控制人流量,确保场内人员密度符合防疫要求。”
线上购物成为疫情期间沈阳商场的重要补充方式,多家商场推出了“云购物”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微信群营销等方式维持经营活动,一些高端商场甚至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员工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将商品送至消费者小区门口。
长春商场:逐步恢复营业中
相较于沈阳,长春近期的疫情形势略有不同,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长春市各类商场正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分批分期恢复营业。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长春市主要商圈如重庆路、红旗街等地的多家大型商场已经开门营业,但营业时间可能有所调整,部分商场缩短了营业时间,通常为上午10点至下午6点,比正常时间提前2-3小时闭店。
进入长春的商场,需要出示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商场内部严格控制人流量,实行预约进场制度,避免人员聚集,部分试衣间暂停使用,餐饮区域大多只提供外卖服务,暂不开放堂食。
长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按照分类分批、有序推进的原则,指导商贸企业恢复经营,同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长春一些商场创新推出了“网格化”管理方式,将商场划分为不同区域,各区域相对独立,如有突发情况可快速封控特定区域,不影响整体运营。
疫情下的东北商业新常态
疫情改变了东北商场的运营模式,也加速了传统零售业的转型,无论是沈阳还是长春,商场都在探索适应疫情防控要求的新型经营方式。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许多商场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小程序、APP等工具构建私域流量,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新型消费模式,即使疫情结束,这种模式很可能将继续保留。
体验式消费占比增加,为了避免单纯购物带来的人群聚集,商场更加注重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艺术展览、互动装置等吸引消费者,同时自然分散人流。
社区商业价值凸显,疫情期间,靠近居民区的社区型商场表现出更强韧性,未来商业布局可能会更加注重分布式、社区化的商业模式,减少对大型集中式商圈的依赖。
展望未来
随着疫情防控经验的积累和精准防控水平的提高,东北商场的营业状况将会越来越稳定,政府也在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商贸企业渡过难关。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购物体验暂时受到一些影响,但安全无疑是第一位的,理解并配合商场的防疫措施,既是保护自己,也是支持商业复苏的实际行动。
疫情终将过去,东北的商业活力正在逐步回归,无论是沈阳还是长春,商场的大门正在向消费者敞开,只是进入的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需要既保持警惕,又抱有信心,共同迎接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