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成都街头,桂花香气依旧,市民们佩戴口罩有序出行,下午4点,成都市政府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准时通过全媒体平台直播,这是本轮疫情以来的第12场发布会,发言人以清晰的数据、明确的管控区域图和温馨提示,向1300万市民传递着最新疫情动态和防控要求,这份冷静与有序,正是成都疫情发布机制的生动缩影。
成都的疫情发布体系构建起“三级联动”机制:市级统一指挥、区级精准落地、社区直接触达,每日疫情数据不仅包含确诊病例数、无症状感染者数、风险区域调整等核心信息,更创新性地加入了流调轨迹图示化展示、管控区域生活保障指南等实用内容,在最近一次疫情中,成都首创“一图读懂疫情”系列长图文,将复杂的流调信息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图表,阅读量迅速突破百万。
科技赋能成为成都疫情发布的显著特征,基于“天府健康通”平台,成都实现了疫情数据实时更新、风险人员智能识别、核酸检测结果即时推送,当某个区域出现阳性病例,周边3公里内的市民会在1小时内收到精准推送的预警信息,这种“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的模式,既保证了发布时效,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
成都疫情发布不仅注重信息的准确性,更彰显人文关怀,每次发布会都设有手语翻译窗口,重要公告同步制作藏文、彝文版本,针对老年人群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送达纸质版防控须知;为外国友人提供英、日、韩多语种服务热线,在成华区实施封控管理期间,新闻发布会特意增加了心理专家环节,为居家隔离的市民提供情绪疏导建议。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成都疫情发布形成了独特风格:既不淡化风险,也不夸大危机,当出现传播链不明确病例时,发布会坦然承认“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当疫情得到控制时,也客观公布“防控成果初步显现但仍需警惕”,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赢得了市民的高度信任,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成都市民对官方疫情信息的信任度达93.7%,位居全国前列。
疫情发布机制的完善,背后是成都城市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从2020年初的应急响应,到如今的精准防控,成都构建了“平时-战时”无缝转换的疫情发布体系,在平时,定期开展防控知识科普;在应急状态,立即启动每日发布会机制,这种常态与应急相结合的模式,确保了信息发布不断档、不滞后。
成都疫情发布机制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传播,需要兼顾速度与精度、数据与温度、统一与差异,正是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让成都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既守住了防控底线,也留住了城市温度,当最新发布会宣布“本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屏幕前市民们的安心笑容,正是对这整套疫情发布机制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