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疫情防控规定,这些规定旨在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影响,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成都的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新阶段。
根据最新规定,成都市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但具体措施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精准性,在入境人员管理方面,成都严格执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标准,期间进行多次核酸检测,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全链条监管,确保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
对于国内疫情重点地区来(返)蓉人员,成都市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需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中风险地区人员需实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低风险地区人员凭健康码绿码自由流动,所有来(返)蓉人员需提前通过“天府健康通”微信小程序进行社区报备,并在抵达后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在本地常态化防控方面,成都市要求各类公共场所继续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戴口罩的防控措施,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酒店、交通场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需按照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实行限流开放,全市定期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处置潜在风险。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市最新规定对封控区、管控区的管理进行了优化调整,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同时建立绿色就医通道,保障封控管控区域内居民医疗需求,体现疫情防控中的人文关怀。
在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方面,成都市要求不得随意扩大停工停业停产范围,不得擅自设置防疫检查点,不得随意限制车辆人员通行,对于符合疫情防控条件的工业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疫苗接种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成都市呼吁符合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进一步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全市各接种点持续提供便民接种服务,包括设立临时接种点、开展上门接种等。
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希望广大市民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防疫工作,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共同守护城市安全和健康。
随着最新规定的实施,成都市正在探索一条既能有效防控疫情,又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道路,这座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正以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成都市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和病毒变异特点,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