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出现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和沈阳的近邻,黑龙江省迅速反应,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既严防疫情输入,又全力支持沈阳抗疫工作,展现了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疫情背景与黑龙江的快速响应
沈阳本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给防控工作带来较大挑战,黑龙江与辽宁地理相邻、人员往来频繁,尤其是哈尔滨、大庆等城市与沈阳经济交流密切,疫情输入风险较高,面对这一形势,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防控工作,强调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决守住省门、市门。
黑龙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加强了对从沈阳等风险地区来返人员的排查管理,通过大数据推送、社区网格化排查等方式,确保重点人员不漏一人,在机场、火车站、公路路口等重点交通枢纽设置查验点,对来自沈阳的人员实行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证明的查验,必要时实施“落地检”和健康监测。
强化区域协作,支持沈阳抗疫
黑龙江与辽宁同属东北地区,历来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保持密切合作,此次沈阳疫情发生后,黑龙江不仅做好自身防控,还主动伸出援手,黑龙江省卫健委与辽宁省卫健委建立了信息实时共享机制,及时互通疫情动态和防控经验,协调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环节的协作。
黑龙江还组织了一批医疗物资和专业人员待命,根据需要随时支援沈阳,黑龙江多家检测机构也提升了检测能力,可为沈阳提供核酸检测支援,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体现了东北地区团结抗疫的传统,也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区域协作的范例。
加强省内防控,避免疫情扩散
在防范外部输入的同时,黑龙江也加强了省内常态化防控工作,全省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发挥“哨点”作用,提高早期监测灵敏度,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坚持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降低本土传播风险。
针对春节前后人员流动增加的情况,黑龙江倡导非必要不前往疫情风险地区,并鼓励群众减少聚集性活动,教育部门也加强了校园疫情防控,确保师生健康安全,通过这些措施,黑龙江在支持沈阳抗疫的同时,牢牢守住了省内疫情防控线。
科学宣传与公众配合
疫情防控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配合,黑龙江通过官方媒体、社区宣传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政策,普及防疫知识,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恐慌情绪,许多市民自觉减少出行,主动报备行程,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总结与展望
黑龙江针对沈阳疫情的应对措施,体现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原则,也展现了区域协作的强大力量,沈阳疫情整体可控,黑龙江的输入风险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疫情防控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黑龙江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不断优化防控策略,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黑龙江将继续加强与辽宁等兄弟省区的合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共同筑牢北方防疫屏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