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医学界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策略,中医药深度融入疫情防控体系,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新冠中医专家团队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灵活的临证经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抗疫一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既秉承传统中医理论,又结合现代医学实践,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抗疫的传统与现代使命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防治疫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从吴又可的《温疫论》到清代温病学派,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和治则不断丰富完善,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医疗中心,其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张伯礼院士等领军人物引领的中西医结合科研与临床高地,面对新冠病毒,天津中医专家迅速响应,依据“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的原则,制定出了一套符合本地疫情特点的中医防治方案。
天津中医专家的多维度贡献
临床救治,辨证施治显实效
天津的中医专家深入海河医院、定点隔离病房等抗疫一线,积极参与重症、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诊疗,他们通过望闻问切,细致辨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体质采取个性化治疗,比如对湿毒郁肺证采用宣肺化湿解毒法,对正气亏虚者则扶正固本,实践证明,中药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减少轻症转重率等方面效果显著。
方药研发与推广
结合国家诊疗方案,天津专家团队研发了多种有效方剂和中成药,如“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等,并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和隔离人群,团队还针对康复期患者推出益气健脾、养阴清肺的中药调理方案,有效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
预防干预,未病先防
在社区和隔离点,专家们推广代茶饮、穴位按摩、八段锦等非药物疗法,并发放预防中药汤剂,增强人群抵抗力,构筑起“中医药防疫屏障”,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科研攻关,推动中西医结合
天津的中医专家没有停留在经验层面,而是积极开展临床数据收集与效果评估研究,推动中医药抗疫的循证医学发展,许多专家参与临床对照试验和药物机制研究,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为全球抗疫提供中医智慧。
代表人物与团队精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在抗疫中表现突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为代表的天津中医人,早在2020年初就奔赴武汉,后期又持续指导天津本地抗疫,他们中有的年过七旬仍坚持一线诊病,有的日夜不休拟方攻关,还有的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彰显了“大医精诚”的精神风貌。
更重要的是,天津团队注重传承与协作,通过师带徒、多学科会诊、中西医联合查房等方式,年轻中医师得到快速成长,传统医学精华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焕发生机。
挑战与思考
尽管中医药在抗疫中作用显著,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中药标准化、疗效评价国际化、民众对中医信任度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天津专家也指出,未来应加强中医药应急体系建设,深化中西医协同机制,推进中药新药研发,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中医诊疗现代化。
守正创新,向未来
天津新冠中医专家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疫情终会过去,但中医药的价值将在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中持续发光,我们期待天津乃至全国的中医人继续传承精华、融汇新知,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基于公开报道及中医药抗疫普遍经验写成,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