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藏自治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动员、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旨在系统总结西藏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与成效,并对未来常态化防控提出展望。
快速响应,筑牢防控体系
西藏自治区地处高原,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面对疫情挑战,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指挥体系,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调度、高效决策,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二是制定并动态调整防控方案,结合西藏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特点,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既避免“一刀切”,又确保防控无死角,三是加强物资保障,多渠道筹集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确保储备充足、调配及时。
科学防控,提升应对能力
西藏自治区注重运用科学手段提升防控效能,一是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在全区7个地市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从疫情初期的不足千份提升至目前的数十万份,满足了“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需求,二是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通过组织流动接种队、设立临时接种点等方式,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难,全力提高接种覆盖率,截至2022年底,全区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构筑了坚实的免疫屏障,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防控,推广使用健康码、行程卡,实现人员流动精准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群防群控,凝聚社会合力
西藏自治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形成全民参与的防控格局,一是强化社区(村居)防控,落实网格化管理,发挥双联户、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做好人员排查、健康监测、宣传教育等工作,二是加强舆论引导,通过藏汉双语宣传、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普及防疫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企业、志愿者等投身疫情防控,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强大合力。
统筹兼顾,保障民生稳定
在严格防控的同时,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经济运行,一是确保物资供应,建立绿色通道,保障粮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配送畅通,二是关注特殊群体,对老年人、儿童、贫困人口等给予重点关怀,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稳步推进复工复产,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验与展望
西藏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以及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主要经验包括: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坚持群防群控、共建共享。
展望未来,疫情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西藏自治区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和应急响应能力;二是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人居环境,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三是推动防控措施更加精细化、人性化,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西藏自治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现了高原边疆地区的特殊性与韧性,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信在未来的征程中,西藏必将更好地守护好人民健康,谱写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