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新的部署,这份最新规定文件紧密结合本省实际,突出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兼顾民生需求与经济发展,引发广泛关注。
《通知》首先明确了疫情防控的总基调,即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在此基础上,浙江省进一步优化调整了风险区划分、隔离管理、核酸检测等关键环节的策略,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在风险区域划定方面,文件要求更科学精准地划定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落实“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控要求。
针对隔离方式,新规提出了更人性化的安排,对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核酸检测策略也进行了优化,文件指出,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通知》还对入境人员、医疗救治、重点场所防控、交通运输等方面的管理措施进行了细化,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这体现了浙江省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坚持科学精准、以人为本的原则。
《通知》要求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整体来看,浙江省此次发布的最新疫情防控规定文件,是对国家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的细化落实,展现了浙江在疫情防控中一贯的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这些措施既坚持了必要的防控力度,又努力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为科学精准防控提供了“浙江样板”,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实施,浙江有望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