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八中的校园里,甘飞老师的名字如同一盏不灭的灯,既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求知之路,也映照出当代教育者应有的精神肖像,他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用近二十年的坚守诠释了“师者”二字的千钧重量。
甘飞老师的课堂被学生称为“思维的健身房”,他早年便摒弃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开创了“历史情境还原教学法”,在讲授辛亥革命时,他让学生分组扮演革命派、立宪派与清廷官员,通过模拟辩论深入理解历史抉择的复杂性,这种教学创新背后,是他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知:“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他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质素,曾帮助对历史缺乏兴趣但擅长绘画的学生创作历史漫画,最终该作品荣获省级竞赛一等奖,这种因材施教的智慧,让他的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沃土。
超越课堂的局限,甘飞老师将育人工作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每天放学后,他的办公室总是最后一个熄灯,那里不仅是答疑解惑的场所,更是学生倾诉心声的树洞,2018届有个学生因家庭变故而成绩骤降,甘飞老师连续三个月每天陪他在操场散步谈心,帮他申请学校补助,最终该生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大学。“甘老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已成为八中师生们的共识,他创建的“时光信箱”活动,让学生给三年后的自己写信,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找到了成长的内在动力。
作为教研组长,甘飞老师带领历史教研组开发了《合肥地方史校本课程》,将大别山革命史、合肥改革开放历程等本土资源融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他主持的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策略研究》,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市级教研活动中做专题讲座,辐射影响本地多所学校的教学改革,他常说:“教师要做终身学习者”,尽管已过不惑之年,他仍坚持每周阅读专业书籍,掌握教育前沿动态。
甘飞老师的影响力早已超越校园围墙,他是合肥市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定期赴农村中学送教下乡,在一次赴岳西县的教学交流中,他发现当地学校历史教学资源匮乏,回校后立即发起“历史图书捐赠活动”,为该校建立了第一个历史专题图书角,他还开设了“老甘说史”微信公众号,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目前已有近万粉丝,成为学生和家长喜爱的线上学习平台。
甘飞老师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滴水穿石的持久力量,他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用专业智慧、教育热情和人格魅力,编织着无数青春的梦想,在功利主义时常泛滥的时代,他坚守着教育的初心:不是制造考试机器,而是培养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人,合肥八中的校园因这样的教师而焕发光彩,中国的教育因这样的践行者而充满希望。
甘飞老师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生命的彼此照亮,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教师应有的模样——既是经师,更为人师;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既耕耘于三尺讲台,又影响着广阔世界,这样的教育者,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