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紧急通知打破了周末的宁静:“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今日起全市实行封控管理”,消息像涟漪般迅速扩散,睡眼惺忪的市民们纷纷从床上坐起,开始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窗外,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异常安静,只有零星几辆防疫车辆驶过,这座拥有13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封城通知发布后的第一个小时,超市和菜市场出现了短暂的采购人流,但与两年前的恐慌性抢购不同,这次市民们显得有序许多,大家戴着口罩,保持间距,购买量也相对理性。“经历过几次疫情,我们知道物资供应不会有问题,”一位正在选购蔬菜的大妈告诉记者,“政府保证过,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果然,不到两小时,各大商超就贴出了“货源充足,不必囤货”的告示,人群渐渐散去。
这次封城决策并非毫无征兆,过去一周,天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持续增加,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链不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流行病学专家张教授解释:“天津作为北方重要港口城市和交通枢纽,人口流动性大,采取封控措施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必要手段,现在采取短暂严格的封控,是为了避免将来更长时间的疫情困扰。”
封城首日,全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在各小区广场、公园空地上,蓝色帐篷连夜搭起,志愿者们穿着防护服组织居民有序检测,河西区某检测点,社区居民按照楼栋分时段下楼,从登记到采样完成不超过十分钟。“组织得很有序,几乎不需要排队,”刚做完核酸的李先生表示,“工作人员真的很辛苦,通宵准备这一切。”
对于封控下的特殊人群,天津市开辟了绿色通道,各大医院急诊正常开放,孕产妇、重症患者等需要定期就医的人群可凭证明出入小区,社区工作人员还专门统计了独居老人、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情况,提供上门送菜、送药服务,民生热线的呼入量虽比平时增加了三倍,但95%的来电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回应。
线上生活再次成为主流,办公室里,人们通过视频会议继续工作;教室里,老师们变身主播开展线上教学;甚至连广场舞大妈们也通过直播平台继续跳舞健身,外卖和快递小哥成了城市中最忙碌的人群,他们穿梭于空荡的街道,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需求。
封城不仅是一场防疫战,更是一面镜子,照出城市管理的水平与市民的素质,天津此次封控管理采用了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三级管理模式,并非简单的一刀切,部分低风险区域在严格防控前提下保持适当流动性,尽可能减少对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影响。
疫情下的城市虽然安静,却并非静止,水务、电力、燃气工人坚守岗位保障城市基础运行;环卫工人依旧清晨上路保持城市整洁;警察在路口执勤确保社会秩序,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市的运转。
截至发稿时,天津市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已完成超千万份样本采集,结果正在陆续公布,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将根据检测结果和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管控措施,或许不需要太久,海河两岸又会恢复往日的热闹与生机,毕竟,暂停是为了更好的重启,隔离是为了更快的重逢,在这座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城市里,人们有着足够的韧性与智慧,共同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天津今天封城,但生活仍在继续,在这片暂时的寂静中,我们能听到的,是城市坚强的心跳,和人们共同抗疫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