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号 科普解惑 疫情下的归途,郑州大学生与北京市返乡政策

疫情下的归途,郑州大学生与北京市返乡政策

深秋的风掠过郑州大学的校园,卷起一地金黄的银杏叶,图书馆里,李薇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手机屏幕突然亮起——班级群里弹出一条关于北京返乡政策的最新通知,她心头一紧,立刻点开细读,这是一个月来她最期待又最害怕的消息。

疫情下的归途,郑州大学生与北京市返乡政策

2022年秋冬之交,疫情在全国多地出现反复,作为拥有百万大学生的教育重镇,郑州各大高校面临着严峻的防控考验,校园里,核酸检测点排起长队,线上教学成为常态,而随着寒假临近,如何安全有序地安排学生返乡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许多北京籍的郑州大学生而言,回家之路充满不确定性,北京市针对不同风险地区的返乡政策实时调整,要求提前报备、提供核酸证明、进行健康监测等,学生们每天盯着两地疫情动态和政策变化,就像等待一场不知结果的考试。

“我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李薇苦笑着说,她是郑州大学大三学生,家住北京海淀区。“每次和爸妈视频,他们总是欲言又止,我知道他们担心我却不敢说让我回去,怕路上有风险。”

疫情下的归途,郑州大学生与北京市返乡政策

像李薇这样的北京籍学生在郑州高校中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仅郑州大学就有近500名北京籍学生,全市高校约有两千余人,疫情之下,他们的归乡路不再是一张车票那么简单,而成为一场需要精心规划的“战略行动”。

北京市政府为应对冬季疫情,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根据最新政策,从郑州返京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机或上车前需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进行报备,抵达后72小时内需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为帮助学生安全返乡,郑州各大高校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郑州大学组织了“暖心返乡”行动,为学生集中办理核酸检测,提供点对点送站服务,还与铁路部门合作开设学生专列,学生处处长王老师表示:“我们理解学生思乡之情,也深知防疫责任重大,我们正在与各地政府沟通协调,力求为学生们提供最大便利。”

疫情下的归途,郑州大学生与北京市返乡政策

政策传递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落差的挑战,不同社区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有时存在差异,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感到困惑,李薇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妈妈咨询社区,说是需要居家监测7天,但同学收到的通知是3天两检就行,这种不确定性让人焦虑。”

除了政策层面的安排,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同样值得关注,长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对家人的思念让许多学生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郑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开通了24小时热线,专门帮助有返乡焦虑的学生。“我们鼓励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持与家人的沟通,同时也不要过度焦虑,相信政府和学校会妥善安排。”心理咨询师张老师表示。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两地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北京市政府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防控措施,既保证防疫效果,又体现城市温度,郑州市教育局也强调,会持续关注大学生返乡需求,做好各项服务保障。

李薇终于买到了回家的车票,学校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已经完成,她的“京心相助”报备也审核通过。“虽然流程复杂,但想到能见到家人,一切都值得,这也是一次特殊的成长经历,让我学会了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耐心和规划。”

疫情下的返乡政策,折射出中国疫情防控的精细与人性化,每一个环节的谨慎,既是对个体健康的负责,也是对整体防疫大局的担当,对于郑州的大学生而言,这段特殊的归家经历,将成为他们青春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总会到来,当列车缓缓驶入北京西站,李薇透过车窗看到熟悉的城市天际线,她知道,无论过程多么曲折,回家的路永远值得等待和努力,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遵守规则、耐心等待的人,都是守护家园的平凡英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antto.com.cn/kepujiehuo/8217.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wantto.com.cn/zb_users/upload/editor/water/2025-08-27/68aee35bc5121.jpeg

郑州商场解封了吗/郑州商场解封了吗今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