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岁末的福州,街头巷尾的核酸采样点排起有序队伍,商场入口处工作人员认真查验健康码,地铁站内乘客自觉保持安全距离——这幅场景已成为福州疫情防控的日常图景,作为福建省会及重要港口城市,福州在面对疫情考验时,展现出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与人文温度。
疫情现状:可控可防的精准防控
根据福建省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福州近期疫情呈现点状散发态势,多数为外部输入关联病例,市政府采取“精准围堵”策略,对发现阳性病例的小区或场所进行快速封控,开展流调溯源与核酸筛查,最大限度缩小影响范围,福州没有采取全域静态管理,而是划分高、中、低风险区进行分类管控,这种科学防控模式既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又保障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福州依托数字福建建设优势,开发了高效的疫情防控系统,通过“闽政通”APP实现健康码自动赋码、核酸检测结果实时更新、疫苗接种信息一键查询,大大提升了防控效率,特别是在流调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在数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控,跑在病毒传播前面。
防控体系:多层次联防联控机制
福州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防联控网络,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急响应流程,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各部门协同作战:疾控中心负责流调与检测,交通运输局管控人员流动,商务局保障物资供应,教育局安排线上教学……这种多部门联动的机制确保了疫情防控的有序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福州基层社区的作用,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与志愿者组成了一道坚固防线,负责小区封控管理、生活物资配送、特殊群体关爱等工作,在台江区某封控小区,社区建立了“楼栋长”制度,每栋楼配备一名志愿者负责居民需求收集与反馈,创造了“隔离不隔爱”的社区氛围。
民生保障:疫情防控中的城市温度
面对疫情,福州格外关注民生需求,建立了完善的保供体系,全市确定了一批重点保供企业,建立“线上订购、线下配送”模式,确保封控区居民生活物资充足,针对老年人等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社区提供代购服务,设立热线电话解决特殊需求。
医疗保障方面,福州制定了封控区居民就医流程图,设立黄码医院专门接待风险人群,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市教育局也完善了线上教学方案,确保停课不停学,减少了疫情对教育的影响。
经济影响:精准防控下的发展韧性
与一些采取全域长时间封控的城市不同,福州的精准防控策略最大程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新区等重点区域保持正常运转,通过“点对点”接送、厂区闭环管理等方式保障企业生产。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包括减免房租、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福州GDP保持正增长,展现出经济发展的韧性。
挑战与展望:常态化防控中的思考
福州疫情防控仍面临挑战,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福州面临较大的外部输入压力,如何平衡开放与防控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长期疫情防控带来的疲劳感也不容忽视,需要关注一线工作人员和普通市民的心理健康。
福州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要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经验教训,优化平战结合机制,探索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模式。
福州疫情防控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与人文关怀,在应对危机中不断学习进步,努力在防控疫情与保障正常生产生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种探索不仅关乎福州本地的民生福祉,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