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四川省作为人口大省和西部重要交通枢纽,其疫情防控工作备受关注;而武汉作为早期疫情中心,如今的防控经验和最新进展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四川省疫情防控情况总体平稳,但面临持续压力,7月以来,四川个别地区出现零星散发病例,省委省政府迅速响应,实施了分区分级精准管控,成都、绵阳等地强化了重点场所防控,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等措施,同时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群的接种率提升,省卫健委数据显示,全省核酸检测能力持续增强,单日最大检测量已超过百万份,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在保障供应链畅通方面采取了创新举措,建立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确保民生和经济活动有序运行,暑期旅游旺季的防控也未放松,景区实行预约限流,有效降低了聚集风险。
武汉作为曾经疫情最严重的城市,目前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但警惕性从未降低,武汉市卫建委近期通报,全市坚持常态化核酸检测,出入公共场所需提供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严格执行扫码乘车,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机制持续发挥作用,武汉最新数据显示,全市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加强针接种也在有序推进,在精准防控的基础上,武汉经济生活基本正常,企业生产、商场营业、学校教学等活动均未受到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武汉还加强了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疫情。
两地在防控策略上均体现了科学精准、灵活高效的特点,四川针对农村地区防控薄弱环节,开展了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并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武汉则充分发挥“智慧城市”优势,健康碼、行程卡、场所码等多码合一,提高了流调效率和管控精度,两地都注重心理疏导和舆论引导,避免了恐慌情绪蔓延。
疫情防控仍面临挑战,新型变异毒株传播力强、隐匿性高,给早期发现带来困难,四川和武汉均表示,将继续紧盯疫情变化,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既要防止一刀切和过度防控,又要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公众也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配合防疫政策,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总体而言,四川和武汉的疫情防控情况展现了我国应对疫情的韧性和能力,在常态化管理下,两地不断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他们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科学精准、全民参与,才能最终战胜疫情,守护好人民健康和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