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川省作为西部人口大省和交通枢纽,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四川省根据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最新防控政策,旨在进一步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新政策的核心是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四川省强调,要坚决避免“简单化、一刀切”的做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体来看,最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一是优化风险区域管理。 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划定,将风险区分为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两类,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做到“快封快解”,低风险区要落实好“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控要求。
二是完善人员流动管理。 对跨省流动人员,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省内流动同样不再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点,保障交通网络畅通,严格落实重点场所(如养老院、医疗机构、学校等)的扫码、查验措施,重要单位可根据需要核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是调整核酸检测策略。 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仅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各地要保证充足的核酸采样点,满足市民“愿检尽检”需求。
四是加强重点人群保护。 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通过设立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提高接种便利性,加强老年人等群体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畅通就医绿色通道。
五是优化医疗资源准备和救治工作。 加强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以及相关医疗资源建设与储备,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畅通转诊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确保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需求不受影响。
六是倡导公民健康责任。 政策调整不等于“躺平”,每位公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主动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及时就医。
四川省此次政策调整,是遵循科学规律、因时因势优化的必然选择,它既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躺平”放开,而是为了更科学、更精准、更规范地开展疫情防控,政策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守护好四川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政策也会根据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特点持续优化,广大市民应及时关注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遵守各项防疫规定,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