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席卷全国之际,合肥市政府以一系列精准、高效、人性化的防控措施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和网络的一片点赞,这座城市的抗疫实践不仅成为全国疫情防控的亮点案例,更从公共管理层面提供了值得深入研究的范本,而从福州这座同样经历过疫情大考的城市视角观察合肥的经验,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治理智慧对当代城市危机管理的启示价值。
合肥疫情防控的突出特点体现在“科学精准”与“民生温度”的完美结合,当一些地区还在采取“一刀切”的封控措施时,合肥率先提出“带着温度做防疫”的理念,创新实施“区域核酸检测+精准流调+分级管控”模式,市政府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数据共享和决策响应机制,确保在最短时间内锁定风险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菜市场、超市物资供应充足,就医绿色通道畅通无阻,这些细节处的周到安排让市民在疫情紧张时期仍能保持基本生活秩序,体现了治理者的人民立场。
合肥政府的另一创新是科技赋能疫情防控,通过完善“皖事通”APP功能,集成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预约、疫情地图等多项服务,实现“一屏掌控、一键直达”,合肥利用自身作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优势,组织本地科技企业开发智能消杀机器人、无接触配送系统等新技术产品,既提高了防疫效率,又减少了人员接触风险,这种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做法,彰显了现代城市治理的智慧方向。
从福州的视角观察,两座城市在疫情防控中面临着许多相似挑战,却也各具特色,福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重要侨乡,面临境外输入压力更大;而合肥作为内陆交通枢纽,则更多应对国内跨省传播风险,两座城市都注重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防疫工作——合肥发挥“合肥大家庭”概念,增强社区凝聚力;福州则借助“福文化”中的吉祥平安寓意,缓解市民焦虑情绪,这种文化层面的柔性治理,与硬性防控措施形成互补,提升了政策接受度。
合肥疫情防控的成功还得益于透明的沟通机制,市政府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坦诚面对问题,及时回应关切,甚至主动曝光工作中的不足并承诺改进,这种开放姿态赢得了市民的信任,而信任正是危机管理中最宝贵的社会资本,相比之下,一些地区因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谣言传播和社会恐慌,从反面印证了合肥做法的先进性。
合肥经验对福州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以系统思维构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将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响应有机结合;其次是注重数字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大数据在疫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水平;第三是强化基层社区能力建设,将资源、权力和责任下沉到第一线;最后是保持政策灵活性,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策略,避免僵化执行。
疫情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城市治理体系的成熟度与应对能力,合肥政府的出色表现不是偶然,而是近年来持续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从福州的角度看,借鉴合肥经验不是简单照搬具体做法,而是学习其背后的治理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于科学的决策方法、多方协同的共治机制、技术与制度的深度融合。
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安全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维度,合肥政府的疫情防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其获得的“点赞”不仅是对一次危机应对的肯定,更是对一种治理模式的认可,各城市应当相互学习借鉴,将疫情中的应急措施转化为长效治理机制,共同提升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市民打造更安全、更健康、更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