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席卷中国多个城市,天津成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的城市,据天津市卫健委通报,截至2022年底,天津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7例,这一数字相较于其他国际大城市而言较低,但也提醒我们疫情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威胁,远在西北的西宁市,虽然累计感染人数相对较少,但也经历了多轮疫情冲击,据青海省卫健委数据显示,西宁市在2022年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感染者曾超过100例,但幸运的是,未报告死亡病例。
天津作为北方重要港口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疫情防控难度较高,天津市采取了快速核酸筛查、精准封控、集中隔离等多项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超过90%,这为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提供了重要保障,疫情仍然带走了7位患者的生命,他们多数是未接种疫苗或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这一事实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尤其是要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
相比之下,西宁市人口密度较低,流动性相对较小,但作为青藏高原的门户,也面临着输入性疫情的风险,2022年,西宁市经历了多轮疫情,但由于防控措施及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疫情对西宁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造成了不小冲击,特别是在2022年10月,西宁市采取了临时性静态管理,以快速切断传播链,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也提醒我们需要不断优化防控策略,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两座城市的疫情数据差异背后,反映的是不同城市的人口结构、医疗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差异,天津市拥有较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包括多家三甲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较好的救治条件,而西宁市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但通过提前预防和快速响应,也取得了不错的防控效果,这告诉我们,疫情防控不仅要依靠医疗资源,更要依靠科学防控和全社会参与。
疫情进入第三年,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防控手段也更加精准,无论是天津还是西宁,都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天津的死亡病例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健康,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医疗救治能力,西宁的感染数据则表明,即使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通过快速响应和科学防控,也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阶段,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精准防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对于公众而言,要做好个人防护,接种疫苗,配合防控措施,共同守护健康生活。
疫情终将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不会消失,从天津到西宁,从死亡人数到感染数据,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汲取经验教训,共同建设更加健康、 resilient 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