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决策部署,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最新的疫情防控紧急通知,该通知旨在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以最快速度、最小成本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此次紧急通知的发布,是基于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特点的深刻认识和浙江省前期防控经验的总结,通知的核心要义在于突出“科学精准”和“动态清零”,既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封堵,也不是放任自流的“躺平”,而是力求在精准流调、风险划分、管控措施上做到更加细致、高效、人性化。
强化精准排查,迅速切断传播链条
通知首要强调“快”字当头,要求各地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争分夺秒开展流调溯源,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结合传统流调方式,在最短时间内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风险场所,对排查出的风险人员,严格落实相应的隔离观察、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措施,确保应隔尽隔、应检尽检,不漏一人,迅速围堵潜在风险点,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优化管控措施,减少社会层面影响
通知要求科学划定风险区域,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精准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并动态调整,高风险区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低风险区强调“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坚决避免简单化、扩大化的管控,非必要不扩大停业停产范围,尽可能降低疫情防控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对重点行业、重点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学校等)实施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严防聚集性疫情。
加强监测预警,筑牢多点触发防线
通知着重强化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要求扩大核酸检测覆盖面和频次,对重点人群(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严格落实定期核酸检测,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药店等“哨点”作用,加强对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新冠症状患者的监测和引导,督促各类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测温、亮码(健康码、行程卡)、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营造全社会共同防疫的良好氛围。
保障民生需求,维护正常生产秩序
通知特别强调要做好疫情期间的民生保障工作,要求各地建立完善的生活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封控区、管控区内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畅通应急医疗通道,保障居民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危重症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优化交通物流管理,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保障应急物资、生产物资运输畅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推进疫苗接种,构建全民免疫屏障
通知再次重申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鼓励符合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科普宣传,消除公众疑虑,提高接种意愿,共同构筑起坚实的全民免疫屏障,这是应对疫情、减少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浙江省此次发布的最新疫情防控紧急通知,是应对当前疫情挑战的及时且必要的举措,它体现了浙江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及以科学精神、精准策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政策的有效落地,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坚决执行,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唯有全社会同心协力,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才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守护好我们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