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新冠疫情持续缓和,社会活动逐步复常,但疫情监测与防控措施仍在有序推进,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本地新增确诊病例维持在相对低位,但病毒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各界需保持警惕。
疫情数据趋势:新增病例趋稳,公共卫生风险受控
过去一周,香港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保持在200至400例之间,其中本地感染病例占绝大多数,输入病例比例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及其亚系仍然是主流毒株,其传播力强、潜伏期短的特点仍需关注,医院管理局表示,目前公立医院压力有所缓解,但免疫脆弱人群及长者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依然较高,呼吁市民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死亡病例方面,近期新增死亡个案多数为未完成疫苗接种或有长期基础病的年长者,卫生防护中心再次强调,接种三剂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应接种加强剂。
防控措施调整:社交距离适度放宽,跨境便利化推进
随着疫情缓和,特区政府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餐厅堂食时间限制已取消,公共场所聚集人数上限放宽至12人,入场疫苗通行证要求维持不变,市民进入指定场所仍需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并出示疫苗接种记录。
跨境防疫政策也有重大调整,香港已取消入境强制隔离措施,改为“0+3”安排,即入境后无需酒店隔离,只需进行三天医学监测,期间可外出但需遵守口罩令和禁止进入指定场所的规定,登机前核酸检测要求改为快速抗原测试,方便旅客出行。
疫苗接种进展:重点推动老年人与儿童接种
疫苗接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截至目前,香港合资格人口接种至少一剂疫苗的比例已超过94%,但老年人接种率仍相对偏低,特区政府正通过外展接种服务、社区健康中心接种点等途径,推动老年人接种疫苗。
儿童接种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卫生署已批准为6个月至3岁婴幼儿接种科兴疫苗,家长可透过网上预约系统登记接种,复必泰疫苗的接种年龄也已降至5岁,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儿童选择。
疫情预警与应对:冬季疫情或反弹,防控不可松懈
尽管当前疫情平稳,但专家预测冬季可能出现新一波疫情,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随着社交活动增加和冬季气候条件变化,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可能上升,特区政府表示已制定应对预案,包括必要时重启方舱医院、扩大核酸检测 capacity等。
市民应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离,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应尽快进行快速抗原测试,若结果呈阳性应如实通过网上平台申报,并按照卫生防护指引居家隔离。
疫情管理迈向新阶段,科学防控仍是关键
整体而言,香港疫情已进入全面复常的新阶段,但病毒传播风险仍未完全消除,特区政府将继续以科学为本、精准防控的原则,平衡疫情风险与社会经济需要,市民也应积极配合防疫措施,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香港将继续完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机制,加强医疗系统应对能力,推动社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有序运行,疫情最新信息可通过卫生防护中心网站、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等渠道获取,市民应密切关注权威发布,避免误传不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