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哈尔滨,零下二十五度的街头呵气成冰,中央大街上行人稀疏,口罩上的水汽瞬间凝结成霜,突然,一位身穿老旧军大衣、头戴狗皮帽的大哥推着三轮车出现在街角,车上铁桶里冒着滚滚热气——“免费姜茶,暖和暖和!”粗犷的东北口音穿透寒冬,像一道划破阴云的光束,这位被市民称作“哈尔滨大哥”的王大海,用最质朴的方式,书写了特殊年份里最温暖的冰城传奇。
王大海的故事始于2020年1月26日,当疫情让城市陷入停滞,这位下岗多年的锅炉厂工人翻出积蓄,买来生姜、红糖和大枣,第一天,他在社区门口支起小摊,对着犹豫的保安喊道:“俺不卖钱!就想让大伙儿喝口热的!”装满姜茶的保温桶上贴着 handwritten 纸条:“病毒无情人有情,哈尔滨人挺得住!”从此,每天清晨五点,他雷打不动地出现在街头,直到夜色吞没最后一道身影。
这位大哥的“业务范围”很快超越了一杯姜茶,二月初,他听说附近医院的护士晚上下班打不到车,便在送姜茶的三轮车上贴上“医护人员免费接送”的纸条,没有防护服,他就用雨衣代替;没有护目镜,他戴上了游泳镜,最冷的那天夜里,他接送了十七名医护人员,回家时手指冻得掰不开方向盘,护士小张回忆:“车上永远有热乎乎的豆浆,大哥总说‘你们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们’。”
哈尔滨大哥的善举像雪球般越滚越大,三月份,他的三轮车后座变成了“移动菜篮子”,帮隔离居民代购生活物资;四月份,他组建了“大哥志愿服务队”,二十多名出租车司机加入免费接送行列;五月份,他在街头设立了“爱心驿站”,收集市民捐赠的防疫物资,有次他连续三十六小时没合眼,只为将一批紧急口罩送到养老院,院长拉着他的手哽咽:“你这是救了我们全院老人的命啊。”
这位普通东北汉子身上,折射出黑土地特有的精神品格,他说话带着浓重的儿化音,做事风风火火,却有着最细腻的柔情,看到年轻志愿者手脚冻伤,他连夜缝制了厚厚的棉手套;发现独居老人不会网上买菜,他手绘了购物流程图,他的微信名叫“硬核老大哥”,朋友圈里写的却是:“今天送菜时李奶奶笑了,像极了我娘。”
2020年冬天过去时,哈尔滨大哥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冰城暖阳》,镜头里,他搓着冻皴的手憨笑:“俺就是棵东北的蔫巴草,给点阳光就灿烂。”但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他却是最耀眼的那束光——当灾难突至,总会有普通人挺身而出,用最原始的善良守护着人间烟火。
如今中央大街已重现繁华,但街角那个姜茶摊仍在每个冬季如期而至,接过茶杯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2020年最寒冷的日子里,正是这样一双生满老茧的手,曾托起整座城市的温度,哈尔滨大哥从不觉得自己是英雄,但他用行动证明:英雄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祇,而是选择在风雪中站起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