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疫情防控办公室发布最新通告,对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化,值得注意的是,通告中多次提及河南省会郑州的防疫经验与做法,体现出了晋豫两地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协作精神,这份通告不仅为山西省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最新通告主要内容解读
山西省疫情防控办最新通告从多个方面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通告强调要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针对当前疫情形势,通告要求各地市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
在具体措施方面,通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确保平急转换高效有序,各地要建立健全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保持应急状态,一旦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要加强流调溯源能力建设,扩充流调队伍,提高流调质量和效率。
通告特别强调了核酸检测的重要作用,要求各地根据人口分布和地理特点,科学布局核酸检测点,确保检测能力能够满足应急需求,同时要优化检测流程,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为疫情早期发现提供技术支撑。
郑州经验对山西防疫的启示
山西省疫情防控办在通告中专门提到要学习借鉴郑州等城市的疫情防控经验,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人口流动大市,在疫情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山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郑州的"数字化+网格化"防控模式值得学习,郑州市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疫情防控数字平台,实现了人员流动精准追踪、风险区域科学划分、防控资源智能调配,这种科技赋能疫情防控的做法,对于山西这样一个能源大省和经济转型示范区来说,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郑州在保障民生与疫情防控平衡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关注,在多次疫情冲击下,郑州市建立了完善的生活物资保障体系,确保了封控区、管控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这种"硬核防疫+温情服务"的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防疫理念,对山西各地做好疫情防控中的民生保障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郑州在方舱医院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也为山西提供了重要参考,郑州市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提前规划建设了一批方舱医院,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这种前瞻性规划对于山西做好应急医疗资源储备具有启发意义。
山西疫情防控的特色做法
山西省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也结合本省实际,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防控措施,最新通告中,这些措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细化。
一是充分发挥能源大省优势,利用煤矿等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疫情防控,山西要求各大煤矿企业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机制,将矿区防疫纳入地方统一管理,实现企地联动、协同防控,这种将工业管理体系与公共卫生防控相结合的做法,是山西的一大创新。
二是利用山西地形特点,建立省界防控屏障,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和黄河,天然地理屏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利条件,通告要求进一步加强省界交通卡口的防控力度,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筑牢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三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新防疫宣传,山西利用晋商文化中的诚信、守规等价值理念,通过剪纸、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接受度和遵守防疫规定的自觉性。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山西省疫情防控办在通告中也清醒地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增大,随着国际航班逐渐恢复,经停山西入境人员增多,防输入任务更加艰巨,其次是病毒变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隐匿性高,对早期发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是长期抗疫带来的疲劳心态,部分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出现松懈现象。
针对这些挑战,通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一是加强国际航班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堵塞防控漏洞;二是加强病毒变异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基因组测序效率,及时发现新型变异株;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保持社会面对疫情的高度警觉性;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关爱一线防疫人员,保持队伍稳定性和战斗力。
晋豫协作共筑抗疫防线
通告最后特别强调了区域协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与河南省的联防联控机制,山西与河南地缘相近、人员往来频繁,两省疫情防控具有高度关联性,通告要求各地市要主动与河南相关地市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享信息、统一政策、协同行动。
特别是在晋城、运城等与河南接壤的地市,要进一步完善省界地区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防控标准,避免政策差异导致的防控漏洞,同时要加强物资保障协作,建立应急物资互助机制,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相互支持、共渡难关。
山西省疫情防控办的最新通告既体现了对当前疫情形势的清醒认识,也展示了与时俱进、科学精准的防控理念,通过借鉴郑州等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本省实际创新防控措施,加强区域协作联动,山西正在构筑更加坚固的疫情防控屏障,这份通告不仅对山西省疫情防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参考,彰显了全国一盘棋、共同抗疫的大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