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其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的高效履职,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需求,以法治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为导向,全面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职能作用、创新实践、挑战与展望等方面,探讨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贡献。
职能作用:多维监管保障市场秩序
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着广泛而重要的职责,涵盖市场主体登记、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等多个领域,在市场主体准入方面,部门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网通办”等措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开办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2023年,天津市累计市场主体超过160万户,同比增长8%,其中新设企业占比显著提升,体现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在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方面,部门坚持“四个最严”标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通过抽检、追溯系统和智慧监管平台,有效防范了安全风险,2022年天津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部门还加强了对重点行业如医药、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推动了“天津制造”向“天津智造”转型升级。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2023年共查处相关案件1200余起,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法治保障,部门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市场监管一体化,提升了整体执法效能。
创新实践: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面对数字经济和新业态的兴起,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监管精准度和效率,部门开发了“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整合了企业信用信息、投诉举报数据和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风险预警和快速响应,该平台在2023年被评为全国市场监管创新典型案例,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
部门还推行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检查结果公开透明,减少了人为干预,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合规意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部门开通了“12315”热线和线上投诉平台,2023年处理消费者投诉超过10万件,办结率达95%,满意度持续提升。
部门还注重与公众互动,通过“市场监管开放日”和普法宣传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法治意识,2023年举办的“食品安全周”活动吸引了数万市民参与,提升了公众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挑战与展望:迈向更高水平监管
尽管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新经济业态如直播电商、共享经济带来了监管盲区,虚假宣传、数据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化背景下,跨境市场监管合作需进一步加强,以应对进口商品质量和知识产权挑战,基层执法力量不足和专业人才短缺也制约了监管效能。
为应对这些挑战,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需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加强立法和标准建设,完善对新业态的监管框架;二是深化京津冀协同和国际化合作,建立区域联动机制;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广“非接触式”监管,提升智能化水平;四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
展望未来,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以“服务发展、保障安全”为核心,推动市场监管现代化,助力天津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通过持续创新和改革,部门将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公平、更透明、更便捷的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秩序的“守护者”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法治化、智能化、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其工作不仅关乎市民的日常生活,更影响着天津乃至国家的经济全局,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必将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