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西藏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部署了下一步重点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科学研判形势,保持高度警惕
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态势,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疫情防控面临外部输入和内部反弹的双重压力,特别是随着旅游旺季到来、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必须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西藏地广人稀、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一旦发生疫情,扩散风险和处置难度较大,会议强调要始终保持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精准防控策略,筑牢三道防线
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会议部署了筑牢“三道防线”的精准措施:
第一道防线:强化入藏通道管控,严格落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的测温、验码、核酸检测证明查验措施,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加强口岸疫情防控,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第二道防线:加强社会面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药店、诊所的“哨点”作用,落实发热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核酸检测要求,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优化采样点布局,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加大检测频次,完善多部门协同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第三道防线: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快、准、严、实、细”要求,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等能力建设,确保隔离房间储备充足、符合标准,建立流调、采样、检测等应急队伍,开展实战化演练,保障物资供应,做好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储备调运工作。
聚焦重点环节,落实防控责任
会议特别强调要抓好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 强化旅游疫情防控:合理控制游客接待规模,落实景区景点“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加强游客健康监测和管理。
- 加强校园疫情防控:统筹做好秋季开学准备工作,落实师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措施,确保校园安全。
- 做好农牧区疫情防控:发挥基层组织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加强农牧民防疫宣传和健康管理,补齐农牧区防疫短板。
- 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持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重点提高老年人群接种率,构筑免疫屏障。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行业部门要履行监管责任,督促本行业单位落实防控措施;各单位要夯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防控要求执行到位;个人要做好自我管理,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对失职失责导致疫情扩散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会议强调,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保障物流畅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西藏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区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决心,通过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和全方位的部署落实,西藏必将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守护好高原各族人民的健康安全,为实现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