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这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到科学、精准、高效,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人口流动频繁,防控责任重大,在此背景下,“山西省疫情防控一网通平台”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应对疫情的应急之举,更是推动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远之策,该平台通过数据整合、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构建起一个覆盖全省、上下联动、精准高效的数字化防控体系,为三晋大地的百姓健康和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线”。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一网汇聚”
传统疫情防控模式中,最大的痛点在于信息碎片化、分散化,社区、交通卡口、医院、疾控中心等部门数据自成体系,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决策滞后、协同困难、资源错配,山西省疫情防控一网通平台的核心突破,就在于利用省级政务云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打通了这些壁垒。
平台汇聚了来自通信管理、公共卫生、公安、交通、教育等多部门的海量数据,包括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记录、行程轨迹、风险区域信息等,通过数据建模和分析,平台能够动态生成全省疫情“态势图”,实时感知疫情风险点,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直观的数据支撑,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最直接的体验就是不再需要反复填写各种表格,只需一个入口(如“三晋通”APP或微信小程序),其健康信息和行程状态便能被权威认证并全省通用,真正实现了“一次申报,全网通用”,极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数据核验负担,也减少了人员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事项“一网通办”
平台的名字“一网通”精准地概括了其服务理念——让所有疫情防控相关的事务都能在一个网络上通办,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场景:
-
健康码智能管理:平台是山西健康码(晋康码)的底层支撑,它根据多源数据动态评估用户风险等级,实现健康码的精准赋码和转码,当用户遇到误判时,可以通过平台线上提交申诉材料,后台流程快速审核,避免了群众“跑断腿”式的人工申诉,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
核酸检测全流程服务:从线上预约、缴费,到结果查询、电子报告下载,整个流程均可在平台完成,这不仅方便了群众,更将采样点信息、检测能力、检测结果等数据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便于统筹调度全省检测资源,确保“应检尽检”高效有序。
-
来返晋人员精准管控:所有入晋人员可通过平台提前进行登记报备,系统自动将其信息推送至目的地社区(村)和防控办,实现“线上报备、线下对接”的无缝衔接,社区工作人员可提前掌握信息,做好精准管控和服务准备,既落实了防控要求,又体现了人文关怀。
-
“场所码”全面覆盖:平台生成的场所码是流调溯源的关键一环,扫描场所码,其访问记录会与用户身份信息、健康码状态关联,并加密存储在政务云端,一旦发生疫情,流调人员可通过平台迅速还原确诊病例或密接者的活动轨迹,大幅提升流调效率和精准度,为快速斩断传播链赢得宝贵时间。
强化指挥调度,实现态势“一网总览”
对于省、市、县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而言,该平台是一个强大的“智慧大脑”,指挥大屏上不再是零散的数字和报表,而是融合了地图、图表、预警信息的综合指挥视图。
- 资源调度可视化:全省的隔离酒店床位、医疗物资、医护人员力量等资源储备和分布情况一目了然,可根据疫情发展态势,进行科学合理的跨区域资源调配。
- 预警研判精准化: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疫情传播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帮助决策者提前研判风险,制定更有前瞻性的防控策略,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
- 指令下达高效化:上级指挥部的政策和指令可以通过平台直接下达到基层执行单元,基层的执行情况和反馈也能实时上传,确保了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形成了闭环管理。
总结与展望:从“战时”利器到“平时”助手
山西省疫情防控一网通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是数字政府建设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成功实践,它以其精准、高效、便捷的特点,经受住了复杂疫情形势的考验,赢得了社会和民众的广泛认可。
更重要的是,该平台的价值远不止于疫情防控,它搭建起了一个强大的省域数据资源和应用平台,沉淀了海量的公共数据资源,锤炼了跨部门协同作战的能力,后疫情时代,这一平台完全可以转型升级为“智慧山西”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能力拓展到应急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城市治理、民生保障等更多领域,实现从“战时”利器向“平时”助手的平滑过渡。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应用,山西省疫情防控一网通平台必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持续为三晋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美好生活保驾护航,成为山西省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一张亮眼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