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渤海之滨的暖风跨越千里吹拂青藏高原,当海河儿女的双手紧握洮河儿女的肩膀,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已然书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自2016年天津市对口支援甘南藏族自治州以来,这段倾注真情实意的协作之旅,不仅改变了甘南的发展轨迹,更谱写了一曲东西部协作的壮丽诗篇。
天津支援甘南,是一次精准施策的战略布局,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重要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天津市立足甘南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确立了"甘南所需、天津所能"的协作原则,从资金支持、人才支援到产业合作、消费帮扶,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援体系,据统计,截至目前天津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超过15亿元,实施援建项目300余个,选派优秀干部人才400余人次赴甘南开展工作,这些数字背后,是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的政治担当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产业赋能是天津支援甘南的核心抓手,针对甘南特色农牧业资源丰富但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天津支援团队引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帮助甘南打造"甘味"品牌系列产品,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引进龙头企业、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使牦牛、藏羊、蕨麻猪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土特产"到"名优品"的蜕变,更富创新的是,天津借助自身港口优势和会展资源,为甘南特色产品搭建"出村进城"的快速通道,连续多年组织"甘南特色产品天津行"活动,让高原美味直达沿海市民餐桌,这种"造血式"帮扶,真正激发了甘南内生发展动力。
民生改善是检验支援成效的重要标尺,天津坚持将80%以上的援助资金用于民生领域,着力解决甘南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医疗卫生领域,天津先后派出多批医疗专家团队赴甘南开展巡回医疗、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帮助当地医院新建重点科室20余个,开展新技术100多项,在教育领域,天津中小学与甘南学校建立结对关系,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并设立专项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这些暖心举措,让高原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和教育服务,真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生态保护是天津支援甘南的鲜明特色,甘南作为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天津支援团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保护贯穿于支援工作全过程,投入专项资金支持甘南实施退牧还草、湿地修复、沙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帮助甘南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路径,这种注重生态的支援模式,不仅守护了甘南的蓝天净土,也为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化交流是天津支援甘南的深层纽带,支援工作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帮扶,更是心灵层面的交融,天津援甘干部人才尊重当地民族文化,学习藏语藏文,参与民族节日,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情谊,通过组织甘南民族文化赴津展演、天津艺术家甘南采风创作等活动,促进了两地文化互鉴、情感互通,这种心与心的交流,让天津与甘南虽远隔千里,却亲如近邻。
八年携手共进,天津与甘南结出了丰硕的协作成果,甘南全州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而天津也在支援过程中拓展了发展空间,培养了干部队伍,提升了城市形象,实现了互利共赢。
展望未来,天津支援甘南的新篇章正在书写,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两地将进一步深化产业协作、劳务对接、消费帮扶和人才交流,推动支援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这段跨越山海的深情,必将持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成为东西部协作的典范,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