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盛夏,北京朝阳区疫苗接种点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接种者——来自台湾的青年小林,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他快速完成了登记、接种和留观全过程。“没想到这么顺利,和北京市民完全一样。”小林的感慨背后,是北京为港澳台同胞铺设的一条疫苗接种“绿色通道”,这条通道不仅输送着疫苗液体,更流淌着跨越海峡的温情。
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早在2021年初就将港澳台同胞纳入疫苗接种体系,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已有超过10万名港澳台同胞在京完成疫苗接种,各接种点设置多语种服务岗,12345热线提供粤语、英语专席,这种精细化服务让许多港澳台同胞感叹:“在这里接种疫苗,感受到的是家的温度。”
港澳台同胞在北京的疫苗接种享有“同城待遇”,在京就读的香港学生陈子轩分享他的经历:“从预约到接种全程线上操作,使用港澳居民居住证就能办理,还有专门面向港澳台同胞的预约通道。”这种无缝对接的背后,是北京市多个部门的协同努力——市台办、市港澳办联合卫健委建立协调机制,街道社区主动摸排辖区内的港澳台居民,确保应接尽接。
对于许多港澳台同胞而言,在北京打疫苗不仅是健康保障,更成为连接两地情感的纽带,澳门商人李先生在北京生活了十五年,他坦言:“这次疫苗接种让我真切体会到祖国对港澳同胞的关怀,工作人员知道我是澳门来的,还特意告诉我接种后注意事项,这种细节很暖心。”这种跨越地域的关怀,正在悄然融化着因信息不畅可能产生的隔阂。
台湾同胞的疫苗接种尤其受到关注,北京市台办不仅通过“京台通”公众号发布疫苗接种指南,还组织台胞专场接种活动,一位在京创业的台青告诉记者:“最初还担心证件问题,结果发现用台胞证就能直接预约,这种平等对待让我们感到很踏实。”数据显示,超过3万名在京台胞完成了疫苗接种,接种率达95%以上,这个数字背后是政策的温度与执行的力度。
疫苗接种点的志愿者们也见证了无数暖心瞬间,朝阳区某接种点负责人回忆:“有位台湾老先生接种后激动地说,‘这把年纪还能在祖国首都打上免费疫苗,真的很感恩’,我们听后既感动又自豪。”这些朴实话语背后,是政策落地产生的真切获得感。
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深入推进,北京还创新推出了多项便利措施,如为港澳台老年人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服务;针对港澳台学生群体,协调接种车进入高校;建立多语种咨询平台,及时回应各类疑问,这些举措构建起一张既有力又温情的防护网。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北京为港澳台同胞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和国家对港澳台同胞的关怀,这种公共卫生服务的无缝覆盖,不仅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更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当每一位港澳台同胞都能平等地获得疫苗接种服务时,他们感受到的是超越疫苗本身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北京港澳台同胞疫苗接种的故事,是宏大抗疫叙事中的温暖章节,一剂剂疫苗如同小小的信使,传递着祖国对港澳台同胞健康福祉的深切关怀,也编织着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超越疫情,必将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的情感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