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5号线的建设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这条南北向的骨干线路,不仅承载着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市民出行效率的使命,更是推动城市多中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联动的重要引擎,5号线的建设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多个关键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福州地铁5号线起于闽侯荆溪新城,止于福州火车南站,全长约27.7公里,共设20座车站,途经闽侯、仓山、鼓楼等区域,连接大学城、金山片区、奥体中心、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等重要功能节点,该线路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荆溪新城站至福州火车南站)已于2022年4月开通初期运营,而二期工程(延伸段)目前正处于紧张施工阶段。
5号线的建成将极大优化福州城市空间结构,加强主城区与外围组团的联系,同时为2025年福州承办全国青年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提供重要交通保障,线路与1号线、2号线、4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换乘,进一步织密了福州轨道交通网络,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
最新建设进展
截至2024年中,5号线二期工程(延伸至闽侯大学城及福州新区段)已全面进入盾构施工与车站主体结构攻坚阶段,具体进展如下:
-
土建工程完成超80%:
二期工程全线车站均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区间盾构掘进完成总量约85%,关键控制性工程——跨江段盾构已成功下穿闽江,标志着技术难度最大的节点被攻克。 -
机电安装与装修同步推进:
多个车站已进入机电设备安装和内部装修阶段,供电、通信、信号等系统设备陆续进场,预计2024年底将实现全线“电通”和“轨通”,为后续联调联试奠定基础。 -
车辆与运营筹备有序进行:
5号线采用B型地铁列车,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目前已完成部分列车的交付与测试,运营单位正开展人员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确保未来开通后安全高效服务。 -
周边配套工程同步建设:
各站点周边的公交接驳、停车场、慢行系统等配套设施也在加快建设中,旨在实现“地铁+公交+步行”一体化交通体系。
挑战与应对
尽管进展顺利,5号线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富水地层增多,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风险;城市中心区站点施工需兼顾交通疏解和环境保护,对工程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建设单位采用了新型盾构设备、智能化监测系统等措施,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
未来展望与市民期待
按当前进度,5号线全线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开通运营,届时,福州地铁运营总里程将突破180公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中国地铁重要城市的地位,对于市民而言,5号线将显著缩短通勤时间,提升生活便利性;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它将带动闽侯、仓山等区域的产城融合,促进沿线土地开发和商业活力。
福州地铁5号线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从规划到施工,从技术突破到管理创新,每一步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随着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福州的轨道交通网络正变得更加完善,城市未来的发展脉络也愈发清晰,市民不妨保持关注,共同期待这条城市动脉早日全线贯通,为有福之州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