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疫情出现反复,四川省和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省市,其疫情防控情况备受关注,两省市依托联防联控机制,科学精准施策,在应对疫情挑战中展现出高效协作与坚韧应对的能力。
四川省近期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偶有零星散发病例,成都、绵阳等重点城市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入川即检”政策,通过高效运转的监测预警系统,迅速锁定风险人员并实施管控,在常态化核酸检测方面,四川优化采样点布局,延长服务时间,确保“愿检尽检、应检尽检”,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注重科技赋能防疫,广泛应用“天府健康通”平台,实现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结果等多功能整合,为精准流调和风险划分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暑期人员流动增加的情况,四川加强了对旅游景区、餐饮住宿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管理,确保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重庆市近期疫情防控则突出“以快制快”,作为直辖市,重庆人口密集、流动性大,防控压力不容小觑,面对外部输入风险,重庆严把交通入口关,对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口等实施严格查验,并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重点地区来渝返渝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在本地疫情处置上,重庆强调“快筛、快隔、快治”,一旦发现阳性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开展流调溯源,划定风险区域,并组织大规模核酸筛查,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控制住疫情传播,在八月初某区出现本土病例后,重庆迅速划定中高风险区,调配物资保障居民生活,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开信息,有效稳定了社会情绪。
川渝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经济交往和人员流动十分频繁,为此,两地不断深化疫情联防联控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协同管控跨区域风险人员,避免了因标准不一、政策差异导致的防疫漏洞,这一机制在应对多轮疫情冲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区域协同抗疫的典范。
疫情防控仍面临挑战,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隐匿、速度极快,对现有防控措施提出更高要求,个别地区偶尔出现的群众配合度问题、基层防控压力大等,也需要通过更精细化的管理和人文关怀加以解决。
展望未来,四川省和重庆市需继续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机制,一方面要持续巩固联防联控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接种率,筑牢免疫屏障,需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川渝两地的疫情防控实践表明,只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依靠科学、依法防控、凝聚民心,就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