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海口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美兰区核酸检测点已排起有序的队伍,志愿者们穿着蓝色防护服,耐心引导居民扫码登记,这是2022年8月海口应对疫情的一个普通场景,却折射出这座海滨城市疫情防控的独特篇章,海口作为热带旅游城市与重要口岸,其疫情防控不仅关乎本地居民健康,更牵动着全国疫情防控大局。
海口疫情防控的最大特点在于“精准施策”,与某些地区“一刀切”的防控模式不同,海口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了一套精细化的防控体系,通过“海口疫情防控”小程序,市民可以实时查看风险区域、核酸检测点人流量、疫苗接种信息等,当出现确诊病例时,流调人员能够依托大数据平台,在4小时内初步锁定密接者,24小时内完成主要流调报告,这种精准防控既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口岸防控是海口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美兰国际机场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门户,每日接待大量国内外旅客,海口创新实施“关口前移”策略,在机场设立国际航班专用通道,对入境人员实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2022年春运期间,美兰机场共保障航班1.2万架次,旅客160万人次,未发生一起因航空通道导致的疫情传播事件,这种成功得益于海口建立的多部门协同机制——海关、边检、机场、疾控中心信息实时共享,形成闭环管理。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海口创新推出“五包一”社区防控机制,由社区干部、基层医务人员、民警、物业人员、志愿者共同组成防控小组,包干负责网格内居民的健康监测、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在金贸街道,社区干部为居家隔离居民提供“代购代办”服务;在海甸岛,社区医生每天两次通过视频为慢性病患者问诊,这种充满人情味的防控方式,既严格执行了防疫要求,又体现了城市温度。
海口疫情防控还彰显了科技力量,海南省疾控中心与海口市政府合作开发了“疫情防控指挥大脑”系统,整合了医疗资源、物资储备、人员调度等数据,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当某区域出现疫情时,系统能够自动生成最优核酸检测方案,计算物资需求,规划采样点布局,在7月的疫情防控中,该系统帮助海口在三天内完成了全市范围的核酸筛查,效率提高30%以上。
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海口精准施策保障民生,政府推出“惠企纾困”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餐饮等行业给予补贴和税收减免;设立“菜篮子”保供机制,确保封控区居民生活物资充足;开展“点对点”就业服务,帮助农民工安全返岗,这些措施既守住了疫情防控底线,又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
海口疫情防控的经验表明,现代化防控体系必须是精准、科学、有温度的,它既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支撑,也需要社区网格、志愿者网络等人力协同;既需要严格执行防控措施,也需要兼顾民生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发展,海口作为热带旅游城市和自由贸易港核心城市,防控工作依然面临挑战,但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和机制建设,有了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这座椰城正在探索一条兼顾安全与发展的疫情防控之路,为全球旅游城市疫情防控提供着“海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