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下旬,福州市突发新一轮新冠疫情,当地政府迅速采取封控措施,宣布自10月28日起全市实行临时静默管理,几乎在同一时间段,西北重镇兰州市也出现疫情,但防控政策与福州有所不同,两座城市的不同应对,引发了公众对“兰州能出城吗”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
福州此次封城措施较为严格,全市暂停一切非必要人员流动,地铁、公交停运,非民生必需的营业场所一律关闭,这种“硬核”封控模式与中国多地此前采取的“动态清零”政策一脉相承,旨在通过短期严格管控迅速切断传播链,据官方通报,福州此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采取封城措施实属必要。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兰州,虽然也出现疫情,但防控策略略有不同,兰州市并未实施全市范围的封城,而是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划分,对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中风险区“人不出区”,低风险区则可在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有限度活动,关于出城政策,兰州规定:非必要不离兰,确需离兰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完成相关审批程序。
两座城市采取不同防控措施的原因何在?疫情严重程度不同,福州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需要果断措施遏制扩散;而兰州疫情相对可控,采取分级分类管控更为科学,两地经济结构和社会情况也存在差异,兰州市作为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全面封城可能对区域经济流通造成较大影响。
从更深层次看,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精准化趋势,经过近三年的抗疫实践,我国已形成了一套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体系,不再是简单化的“一封了之”,而是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次强调,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无论身处福州还是兰州,都需要理解和支持疫情防控措施,在福州封城期间,市民通过配合居家隔离、积极参与核酸检测,为遏制疫情蔓延做出了贡献,而兰州市民则需遵守“非必要不离兰”的规定,如确需出行,应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疫情之下,城市封控与出行限制确实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这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之举,回顾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临时性的隔离措施一直是控制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在现代社会,这些措施更加注重科学性和人文关怀,尽可能平衡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的关系。
随着疫情防控经验的积累和防控能力的提升,相信未来各地的防控措施会更加精准高效,无论是福州还是兰州,抑或其他城市,都在探索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生活影响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疫情终将过去,但在此期间培养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将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关注官方权威信息,遵守当地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就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