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济南,寒风渐起,而这座城市应对新一轮新冠疫情的防控网络却越发严密,据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11月28日24时,济南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35例,疫情总体可控,但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疫情现状与传播特点
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的特征,病例主要集中在历下区、市中区和槐荫区,涉及多个街道小区,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当前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值得关注的是,多数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为早期发现和阻断传播链带来挑战。
从传播途径看,本轮疫情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和社区传播,同时涉及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流调溯源显示,疫情与省外输入病例关联密切,再次凸显了“外防输入”的重要性。
精准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面对疫情,济南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采取了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
区域核酸检测优化部署 济南市按照“更快速、更精准、更有序”的原则,对重点区域开展“一天一检”,其他区域实行“两天一检”,全市设置采样点超过3000个,投入采样人员近万名,确保核酸检测覆盖全面、高效便捷,同时推广“核酸采样屋”,改善医护人员工作条件,提高采样效率。
流调溯源提速增效 市区两级组建200余支流调队,24小时值守,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锁定密切接触者和风险点位,目前平均流调时间缩短至4小时以内,实现了“快流调、快管控、快检测”。
分区分类精准管控 根据疫情风险等级,科学划定高风险区17个,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措施;中风险区31个,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同时避免“一刀切”,对低风险区域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民生保障坚强有力 为确保封控区居民生活无忧,济南市启动应急保供机制,组织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加强物资储备和配送,设立“流动超市”和物资供应点,保障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针对老年人、孕产妇、重症患者等特殊群体,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就医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疫苗接种持续推进
济南市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老年人免疫屏障构建,截至11月27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300万剂次,60岁以上老年人第一剂接种率达到92.5%,全程接种率达到89.7%。
济南市已在各区县设置加强针接种点150余个,并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完成疫苗接种,研究表明,完成加强针接种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专家呼吁符合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及时接种。
经济社会运行平稳有序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济南市多措并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工业企业实施闭环管理,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府部门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等非接触式政务服务;商务部门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
为减轻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济南市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包括减免房租、延期缴纳税款、加大金融支持等,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到97%,民生类商铺营业率超过90%。
未来展望与公众提示
济南市疾控专家表示,随着冬季来临,新冠病毒活性增强,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未来一段时间,济南市将继续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专家建议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进入公共场所主动扫码测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
济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控制住这轮疫情,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防控措施,共同筑牢群防群控的坚实防线。”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济南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科学精准的防控和温暖人心的服务,展现着城市的韧性与温度,每一位市民的配合与理解,都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