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健康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凭证,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其健康码的使用曾引发一些困惑:到底是使用省级的“苏康码”,还是市级的“宁归来”?本文将详细梳理两者的关系、功能差异和使用场景,帮助大家清晰理解南京的健康码政策。
什么是“苏康码”和“宁归来”?
-
苏康码:这是江苏省统一的健康码,于2020年推出,覆盖全省13个地级市,它基于个人行程和健康信息生成红、黄、绿三色码,用于公共场所通行,苏康码是省级平台,数据与全国防疫系统对接,具有权威性和广泛适用性。
-
宁归来:这是南京市专用的健康码,同样于2020年疫情期间推出。“宁”是南京的简称,“宁归来”旨在为本地居民和返宁人员提供健康申报和通行服务,它最初侧重于返程人员登记,后期功能与苏康码趋同。
两者都是疫情防控的数字工具,但层级和适用范围不同:苏康码是省级标准,宁归来是市级补充。
为什么南京有两种健康码?
这种双重体系源于疫情防控的层级管理需求,省级健康码(苏康码)确保全省政策统一,避免各地标准不一造成的混乱;市级健康码(宁归来)则更灵活,可针对南京本地情况(如高风险区域管理)进行细化,在2021年南京禄口机场疫情期间,“宁归来”曾用于快速追踪本地密接人员,这种“省+市”模式并非南京独有,其他城市(如杭州“健康码”与浙江“浙里办”)也有类似实践。
当前南京如何使用健康码?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健康码的使用场景已大幅减少,但根据最新规定:
- 苏康码是主流:在江苏省内,包括南京,公众进入医疗机构、养老院等特定场所时,仍需出示苏康码,它通过“苏服办”APP或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申领,数据与全国互通。
- 宁归来已整合:2022年后,“宁归来”功能逐步并入苏康码系统,南京市民无需单独使用“宁归来”,只需通过苏康码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原有“宁归来”平台仅保留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南京现在主要使用苏康码,“宁归来”已成为过渡性工具,市民出行时,应以苏康码为准。
两者差异与常见问题
- 适用范围:苏康码全省通用,甚至可在长三角互认;宁归来仅限南京本地。
- 数据来源:苏康码接入国家政务平台,信息更全面;宁归来初期依赖自主申报。
- 实际体验:对于南京市民,两者申领流程相似(均需实名认证),但苏康码更便捷,疫情期间,有人因同时申领两个码导致 confusion,但目前已无必要。
健康码的未来:从“防疫工具”到“城市服务”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降为“乙类乙管”,健康码的防疫功能逐渐淡化,但其数字基础设施价值凸显,苏康码平台正转型为综合政务入口,整合医保、交通等 services,南京的“宁归来”经验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持。
南京的健康码以苏康码为主,“宁归来”为辅且已退出主流,市民只需关注苏康码即可应对日常需求,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疫情防控的科学调整:从应急管理走向常态化治理,这些“码”或许不再用于防疫,但作为数字时代的印记,它们见证了城市管理的进步与市民的协作精神。
(字数:8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