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天津滨海新区瞰海轩小区突然成为焦点,这座名字里带着诗意的小区,以并不浪漫的方式闯入公众视野——新冠病毒在这里发现、传播,继而引发一场牵动千万人心的疫情阻击战。
瞰海轩小区由10座高层住宅楼组成,居民超过3000人,11月9日,该小区一名住户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打破了数月来的平静,随后几天,确诊病例接连出现,最终导致小区11栋楼被划定为高风险区域,整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这不是天津第一次出现疫情,但瞰海轩的传播链却格外引人关注,疾控部门的流调显示,病毒在小区内通过电梯、楼道等公共空间传播,甚至出现了“环境传人”的现象,在9号楼的一部电梯内,检测人员在同一按钮上采集到了阳性样本,这让人们再次意识到病毒在密闭空间中的传播能力。
疫情就是命令,天津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对瞰海轩小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一夜之间,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进驻小区,搭建临时帐篷,24小时值守,居民被要求居家隔离,足不出户。
“刚开始确实有些恐慌,”住在7号楼的张女士后来回忆道,“但看到那么多工作人员冒着风险为我们服务,心里慢慢就踏实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了服务队,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收取垃圾、进行心理疏导,寒冷的冬日里,这些“逆行者”成为小区最温暖的风景线。
大规模核酸检测随即展开,在瞰海轩小区的广场上,居民们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等待采样,医务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干就是数小时,护目镜上的水汽凝结成水滴,顺着脸颊滑落,截至11月24日,瞰海轩小区完成了全员多轮核酸检测,累计采样超过1万人次。
疫情信息公开透明是这次防控的亮点,天津市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和防控进展,回应社会关切,这种开放态度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各种谣言不攻自破。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正在与时间赛跑,他们需要追踪每一个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找出所有潜在感染者,这项工作既需要科学严谨,又需要人文关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感染者视为数字,”一位流调人员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故事,我们的工作是保护他们和更多人的健康。”
11月27日,好消息传来:瞰海轩小区居民经过多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2月2日,小区由高风险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标志着这波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瞰海轩疫情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它提醒人们,新冠病毒传播方式复杂多变,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它也展示了中国疫情防控体系的高效运转——从快速响应到精准施策,从科学防控到人文关怀,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抗疫合力。
疫情下的瞰海轩,是观察中国抗疫的一个微观窗口,这里既有突如其来的危机,也有应对危机的智慧和勇气;既有暂时的不便与困扰,也有共克时艰的团结与温暖,当生活重归平静,这段经历将成为社区居民和这座城市共同的记忆,提醒人们珍惜平凡的日子,感恩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们。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瞰海轩的故事,是中国抗疫宏大叙事中的一个章节,它记录了困难,更见证了坚持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