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呼和浩特,秋意渐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后,这座城市的学生们终于迎来了返校的日子,校园里,沉寂已久的教室再次响起朗朗读书声,操场重现青春跃动的身影,但与此同时,校门口的温度检测点、随处可见的免洗洗手液和师生们脸上的口罩,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疫情下的开学,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联合卫生部门制定了详尽的分批错峰开学方案,高中和初中年级率先返校,小学和幼儿园则采取阶段性复课策略,每个学校都配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从口罩、消毒液到体温检测设备一应俱全,师生们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每日晨午检成为新常态。
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如何无缝衔接,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呼和浩特市各学校采取了“一校一策”的方案,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巩固,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过渡,许多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缓解从居家学习到返校适应的焦虑情绪。
校园内的防疫措施细致入微,教室里,单人单桌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里,分隔就餐区域和错时就餐安排减少了人员聚集;宿舍区内,定时消毒和通风成为日常规范,课外活动场所实行分时段使用,避免不同班级学生交叉接触,一些学校甚至创新性地将部分课程移至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
在这特殊的开学季,教师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责任,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健康的守护者,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同时还要安抚学生可能产生的紧张情绪。“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看到孩子们能够回到课堂,一切都值得。”一位任教二十年的老师如是说。
疫情防控下的校园生活,虽然多了许多限制,却也让学生们学会了珍惜与感恩,一位中学生告诉记者:“经历了居家隔离的日子,才意识到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种特殊的经历,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将稳步推进全面复学工作,同时也会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确保校园这片净土的安全。”
疫情尚未完全结束,风险依然存在,教育部门提醒家长和学生不能放松警惕,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学校的各项防疫措施,只有家校携手,才能构筑起校园防疫的坚固防线。
呼和浩特的学生返校开学,不仅是教育秩序的恢复,更是一座城市生命力的体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这场特殊的开学季将会被历史铭记,它记录了一座城市如何在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健康的守护之间寻找平衡,也见证了中国教育系统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韧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