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北京,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东城区疫苗接种点的走廊上,队伍中,一位说着温柔台湾国语的中年女士正在填写表格。“请问您是台湾同胞吗?”工作人员亲切的询问让她略显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是的,我从台北来北京工作。”这样的对话,在这个疫苗接种点已经发生了无数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8月,已有超过20万名台湾同胞在大陆接种新冠疫苗,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次次跨越海峡的健康守护。
李文琳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位在北京大学从事学术交流的台湾学者,她最初对是否要接种疫苗犹豫不决。“当时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各种疫苗信息,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学校港澳台办公室专门为台胞组织了政策说明会,详细解释了大陆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种流程。
接种当天,李文琳特意提前到达现场,让她惊讶的是,疫苗接种点设有专门的“台湾同胞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都能准确理解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胞证)的使用方式。“整个过程非常顺畅,从登记到接种完成只用了不到半小时。”更让她感动的是,接种后工作人员还特意叮嘱:“如果有任何不适,可以随时通过这个24小时热线咨询,我们为台胞提供普通话和闽南语服务。”
台商陈先生一家三口的接种经历则更具代表性,在北京经营餐饮业十余年的他,最初担心疫苗费用问题。“后来才知道,台湾同胞在大陆接种疫苗完全免费,享受与大陆居民同等的待遇和政策。”最让陈先生安心的是,接种点的医生详细了解了他的健康状况,耐心解答了所有疑问,“这种专业和关怀,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温暖。”
大陆为台湾同胞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的过程,实际上经历了周密的准备阶段,2021年初,国台办发言人明确表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陆疫苗接种完全对台湾同胞开放,与其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各地方台办随后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制,通过台商协会、高校港澳台办公室等渠道,确保每一位在大陆的台湾同胞都能及时了解疫苗接种信息和预约方式。
针对台湾同胞可能遇到的特殊需求,各地疫苗接种点也提供了个性化服务,例如在台胞聚居的厦门、上海、北京等地,部分接种点提供了闽南语服务;对于不熟悉手机预约的老年台胞,开辟了现场预约绿色通道;还有些接种点考虑到台湾同胞的饮食习惯,准备了清淡的休息区点心。
台湾青年林维哲在接种后感慨地说:“从疫苗研发到接种服务,大陆展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组织能力令人敬佩,这不仅仅是一次接种,更让我看到了两岸之间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结。”
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分享着自己的接种体验,在社交媒体上,#台湾人在大陆打疫苗#的话题下,充满了温暖的故事和照片,一位网友写道:“疫情无情人有情,无论身在何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感谢为我们提供疫苗保护的所有工作人员。”
病毒没有两岸,关爱不分彼此,这一支支疫苗,承载的不仅是抗疫的希望,更是两岸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纽带,当台湾同胞在北京、在上海、在厦门伸出臂膀接受疫苗接种时,他们接受的是一份健康保障,更是一份跨越海峡的深情厚谊。
夕阳西下,李文琳女士在观察期满后走出接种点,她拿出手机给远在台北的家人发了一条信息:“我已经打完疫苗了,一切顺利,这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友好和专业,你们放心吧。”这份安心与温暖,正随着电波穿越海峡,传递到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