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吉林省和南昌市作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其疫情防控进展备受关注,吉林省在经历前期聚集性疫情后,形势逐步趋稳,而南昌市则持续优化常态化防控措施,积极应对疫情新变化,两地的情况反映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吉林省本轮疫情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和长春市,尤其是三月中旬以来,感染人数一度快速上升,经过一个多月的严格封控、多轮核酸筛查和分流收治,疫情传播已得到基本控制,据吉林省卫健委最新通报,4月20日,吉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已显著下降,部分地区逐步解除社会面管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当前,吉林正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快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筛查和管控,全力推进社会面清零攻坚,吉林省还注重保障疫情期间群众就医需求,建立应急就医绿色通道,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相比之下,南昌市疫情整体处于低水平波动状态,但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存在,南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数据显示,近日南昌新增病例多为集中隔离点发现或省外输入关联病例,社区传播风险较低,为此,南昌不断调整防控措施,一方面加强对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查验力度,严格执行“落地检”和闭环管理;通过常态化核酸检测、场所码全覆盖等方式,提高早发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还积极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接种率稳步提升,进一步构筑免疫屏障。
从两地的疫情应对可以看出,当前防控工作的关键仍在于快速响应、精准施策,吉林省通过大规模管控和筛查遏制了疫情扩散,而南昌则凭借常态化监测和应急机制有效防范了疫情反弹,这也表明,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地区采取差异化措施至关重要,两地均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疫情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对于吉林而言,如何在逐步解封的同时防范反弹风险,是其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而南昌则需持续关注外部输入风险,完善跨区域协查机制,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两地均需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努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吉林省疫情已进入扫尾阶段,南昌市防控形势总体可控,两地的经验和做法表明,只有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防控经验的积累和防控能力的提升,两地有望进一步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