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此关键时期,山西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结合本省实际,及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通知,对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落实,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和坚实保障。
山西省政府的最新通知精神,核心在于“科学精准”和“动态清零”,通知并非简单地重申“严防死守”,而是强调要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策略,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取最大的防控成效,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知突出了“精准”的要义,坚决防止“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省政府明确要求,各地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最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标准,科学精准地划定中、高风险区,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对于低风险地区,要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不得随意限制低风险地区人员的正常出行,严禁擅自设置防疫检查点、随意关闭保障民生需求的经营场所,确保交通大动脉、物流微循环的畅通,这一要求直击此前部分地区存在的过度防控问题,旨在纠正“懒政”思维,体现了防控措施的温度与精度,有效保障了社会的基本运行秩序和经济活动的活力。
通知强化了“监测预警”的灵敏度,筑牢“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线。 省政府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这包括: 一是强化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对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等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以及定点医疗机构、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严格按照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 二是强调“落地检”的重要性,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等地继续设置充足的核酸采样点,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为跨省流动人员提供优质的“落地检”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药店等“哨点”作用,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对发热患者进行详细排查,所有药店对购买退热、抗病毒、抗生素、止咳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及时上报,确保潜在风险能被第一时间捕捉。
通知着重强调了“能力建设”的紧迫性,要求补齐短板、夯实基础。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能力储备是决胜的关键,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社区防控等能力的建设与储备,要确保核酸检测能力能够满足大规模筛查的需求;要加强集中隔离点的储备和管理,确保数量充足、符合标准、管理规范;要全面提升定点医院的救治水平,加强重症医护力量的培训与储备;要持续推动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群的接种率,构筑坚固的免疫屏障。
通知明确了“责任落实”的严肃性,要求压实“四方责任”。 省政府强调,要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各级政府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负起监管责任,指导所辖行业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各项防控要求;各类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环境清洁消毒;每位公民都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主动配合防疫工作,自觉遵守防疫规定。
山西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通知,是一份在复杂形势下指引方向、凝聚共识、指导实践的重要文件,它既体现了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的决心,又彰显了力求精准、力求减小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智慧,全省上下应深刻领会通知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要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团结一心,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持久战,守护好三晋大地的健康与安宁,迎接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