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疫情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此次会议的召开,为黑龙江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贡献了“龙江力量”。
会议背景: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国内多地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黑龙江省作为边境省份,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土传播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冬季气温降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疫情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旨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会议指出,近期省内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散发病例,暴露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
会议重点:部署五项核心任务
-
强化外防输入,守好国门防线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口岸防控压力大,会议要求:- 严格入境人员闭环管理,落实“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 加强口岸高风险岗位人员防护,实行“N+7+7”管理模式(N天封闭作业+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
- 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全链条监管,做到“人、物、环境”同防。
-
优化内防反弹,快速处置疫情
- 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发挥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
- 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确保24小时内完成划定区域全员筛查。
- 加强流调溯源队伍建设,实现“2小时到达现场、4小时完成核心信息、24小时摸清传播链”。
-
突出重点场所和人群防控
- 严格学校、养老机构、监所等重点场所管理,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常态化措施。
- 加强农村地区防控,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减少聚集性活动。
- 持续推进疫苗接种,重点提高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
-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 加强医疗资源储备,确保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房间数量达标。
- 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优化平急转换机制。
- 保障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供应,满足群众基本需求。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精准实施分级分类管控,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
- 加大对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 做好春运期间人员流动管理,确保群众安全有序出行。
会议亮点:科学精准与民生关怀并重
此次会议特别强调“科学精准防控”和“保障民生需求”两大原则:
- 精准划定风险区域:要求以楼栋、单元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范围。
- 保障群众就医需求:明确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拒诊急危重症患者,建立绿色通道。
- 加强心理疏导:通过热线电话、线上咨询等方式,缓解隔离人员焦虑情绪。
省委主要领导在会上强调:“疫情防控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我们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和‘满意指数’。”
落实要求:压实责任,强化监督
为确保会议精神落地见效,会议提出三项具体要求:
- 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形成联防联控合力。
- 加强督导检查:成立专项督查组,对防控不力的地区和单位严肃问责。
- 做好宣传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谣言传播。
凝聚合力,共克时艰
黑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的召开,彰显了省委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坚定决心,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人民群众要积极配合,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团结的精神,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将胜利。”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黑龙江省必将交出疫情防控的合格答卷,守护好这片黑土地上的万家灯火。
(全文共计1024字)
备注: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疫情防控实际,参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政策要求,内容涵盖会议背景、部署、亮点及落实措施,突出科学精准与民生保障,符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政策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