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恢复娱乐场所营业的通知》,明确全市KTV、网吧、电影院、酒吧等娱乐场所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可自即日起分批恢复运营,这一通知的出台,标志着福州娱乐行业在因疫情暂停后正式迎来复苏,也为城市夜间经济和生活秩序的恢复注入了强心剂。
细化防疫要求,有序推进复工
根据通知要求,娱乐场所恢复营业需遵循“属地管理、企业主体、限流开放”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
- 限流运营:场所接待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并提倡预约制度,避免人员聚集。
- 防疫准备:需配备充足口罩、消毒液、测温设备,并安排专人每日对场所进行至少两次全面消杀。
- 人员管理:员工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消费者入场需扫码测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
- 应急机制:设立临时隔离点,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属地部门。
通知还强调,各区县需组织专项检查,对不符合防疫要求的场所责令整改或暂停营业。
背景:疫情冲击下的行业困境
2022年以来,福州多次因本土疫情暂停娱乐场所运营,据行业协会统计,全市超过70%的KTV、影院及酒吧因长期停业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部分中小商户甚至被迫永久关闭,此次恢复营业通知,既是基于当前福州疫情形势趋稳(连续14日无新增本土病例)的科学判断,也是政府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民生的重要举措。
行业反响:期待与挑战并存
通知发布后,多数经营者表示欢迎,福州某连锁KTV负责人称:“停业期间每月亏损超20万元,恢复营业后虽有限流要求,但至少看到了希望。”不少商家已推出优惠活动吸引客源,如低价套餐、会员充值返现等。 行业全面复苏仍面临挑战:消费者信心需时间恢复,短期内客流可能不及预期;防疫成本上升(如消杀物资、人员检测费用)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有酒吧业主坦言:“限流50%意味着收入减半,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不变,经营压力依然很大。”
专家视角:复苏需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伟认为,娱乐场所复工是城市活力回归的标志,但行业复苏需多方支持:
- 政策层面:建议政府延续税收减免、租金补贴等纾困政策,帮助商户过渡;
- 市场层面:企业应创新服务模式,如开发“线上+线下”融合体验(云演唱会、沉浸式剧本杀等),拓宽营收渠道;
- 公众层面:需持续做好科普,引导市民在享受娱乐生活的同时自觉遵守防疫要求。
常态化防疫下的韧性发展
福州此次通知不仅为娱乐行业带来曙光,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参考样本,娱乐场所或需长期适应“限流、消杀、查验”的常态化防疫模式,而数字化管理(如实名预约系统、智能测温设备)将成为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行业也可能加速洗牌,走向品牌化、差异化竞争。
随着福州三坊七巷的灯火再次点亮,闽江畔的歌声渐渐响起,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正稳步回归,而如何统筹安全与活力,将是政府、企业与市民共同书写的长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