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5月22日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为长春市报告,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全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甘肃省兰州市在精准防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多措并举促进经济回暖。
吉林省本轮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长春市、吉林市已连续多日实现社会面清零,部分县市区逐步解除封控管控措施,长春市宣布自5月20日起,全市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全面恢复营业,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市内公交、出租车、轨道交通等有序恢复运营,吉林市也于5月18日起,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分类分批推进复商复市,省内高校正根据属地疫情防控形势,错峰安排学生返校。
在兰州,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当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兰州市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兰州市助企纾困激发市场活力若干措施》,从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稳岗扩岗、刺激消费等方面提出25条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给予补贴扶持;延长社保费缴纳期限;推出消费券促进本地消费;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信贷支持等。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市在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并未放松疫情防控,全市严格执行“一扫三查”(扫小兰帮办、查体温、查健康码、查行程卡),并在公共场所继续落实限流、错峰等要求,5月以来,兰州市多家大型商场、超市恢复营业,但人流量控制在正常水平的50%以内,市内旅游景区实行预约入园,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两地都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吉林省开通24小时民生服务热线,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组织重点保供企业加强生活物资储备调运,兰州市则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保障封控区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并重点关注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
专家分析指出,吉林省和兰州市的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经验表明,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的同时,也需根据疫情变化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措施,精准施策,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一步,两地还需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严防疫情反弹,并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助力市场复苏。
总体来看,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吉林省和兰州市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但仍需提醒市民,解封不等于解防,仍需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