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吉林省疫情防控形势引发广泛关注,据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公告,过去一周内吉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社会面传播风险,当前疫情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吉林市等地区,传播链条清晰,主要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相关。
疫情最新数据与特点
截至10月25日24时,吉林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78例,无症状感染者362例,较前一周相比,新增感染者数量下降约23%,显示防控措施效果逐步显现,本次疫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二是家庭聚集性明显,约占全部疫情的68%;三是涉及学校、工厂等多人群密集场所,防控难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本轮疫情毒株传播力更强,基本再生数(R0值)达到10以上,给流调溯源和防控工作带来新挑战,目前所有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接受治疗,病情总体稳定。
精准防控措施升级
针对疫情发展态势,吉林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已采取多项升级措施:
区域管控方面,划定高风险区23个,中风险区45个,实施分类管理,高风险区严格执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落实"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管理措施。
核酸检测方面,在长春、吉林等重点城市开展连续三天的全员核酸检测,其他地区进行常态化筛查,全省单日检测能力已达450万管,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流调溯源方面,组建200支流调队伍,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力争在24小时内完成阳性病例核心信息调查,48小时内初步查清传播链条。
物资保障与民生关怀
为确保静态管理期间居民生活不受影响,吉林省建立了完善的物资保供体系,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粮油、肉类、蔬菜等库存可满足市民15天以上需求,建立了"线上订购、线下配送"的无接触配送网络,设立物资中转站,确保配送渠道畅通。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各地社区建立了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台账,提供上门服务和绿色通道,医疗保障方面,完善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方案,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就医需求得到满足。
下一步工作重点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加强针接种率提升;二是加强口岸疫情防控,严防境外输入;三是做好冬季传染病多病共防工作;四是完善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优化采样点布局。
吉林省正在按照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不断提升科学精准防控水平,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公众防护提示
疫情防控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按时参加核酸检测;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关注官方权威发布,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信在科学防控和全民参与下,吉林省一定能够尽快控制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信息来自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公告,疫情数据动态变化,请以最新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