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以来,沈阳市出现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随着病例数字的每日更新,一个沉重的问题萦绕在人们心头:这次疫情有没有造成死亡病例?
疫情下的生命之殇
根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通报,截至2021年1月中旬,沈阳本轮疫情尚未报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所有确诊患者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其中重症患者得到重点监护和全力救治。
“没有死亡病例”并不等同于“没有风险”,疫情中,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状况都令人揪心,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病情进展更是医疗团队关注的焦点,据报道,沈阳本轮疫情中确实出现了重症病例,医疗团队采取了呼吸支持、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手段,全力守护患者生命。
数字背后的防控努力
零死亡数字的背后,是沈阳市全方位的疫情防控努力,疫情发生后,沈阳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工作,全市医务人员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市民积极配合防疫措施,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沈阳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当前沈阳采取的精准防控策略,既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又保障了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感染,尽全力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生命的重量超越统计
虽然官方统计显示没有死亡病例,但我们仍需认识到新冠肺炎的潜在危险性,国内其他地区的疫情中,死亡病例多数伴有基础疾病且年龄偏大,这提醒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脆弱人群的保护。
在沈阳,政府部门加强了对老年人群体的防护,对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为独居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的绿色通道,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轮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从源头上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疫情防控的人文关怀
疫情不仅是对医疗系统的考验,也是对城市人文关怀的测量,沈阳市在严格防控的同时,注重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关注,开设心理援助热线,帮助民众缓解疫情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对于确诊患者及其家庭,社区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援助和情感支持,一位社区工作者表示:“我们不仅要关心病毒本身,还要关心被疫情影响着的每一个人。”
反思与前瞻
沈阳疫情零死亡的成绩令人欣慰,但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
专家建议,市民应当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符合条件的群众应当积极接种疫苗,只有将科学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健康。
每一次疫情都是一次大考,既考验城市的应急能力,也衡量社会对生命的尊重,沈阳本次疫情的防控工作表明,只要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完全有可能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不仅是疫情防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社会应当坚守的价值理念,在未来的防疫工作中,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不断优化防控策略,既要控制疫情传播,也要保障正常医疗秩序,为所有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
(本文信息截至2021年1月中旬,后续疫情发展请关注官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