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黑龙江大地,寒风凛冽,疫情防控却如火如荼,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等地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疫情地图,每一个新增的确诊病例、每一处调整的风险等级,都通过这张“会说话”的地图实时呈现给全省人民。
黑龙江省疫情地图实时更新系统自2020年上线以来,已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工具,这张电子地图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展示着全省13个地市的疫情动态:确诊病例分布、风险区域划分、核酸检测点、疫苗接种站等重要信息一览无余,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了疾控部门、医疗机构、社区报送的多源数据,每两小时更新一次,确保公众获取的信息及时准确。
在技术层面,该疫情地图采用了时空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地图上不同颜色的标记点代表着不同的疫情信息:红色表示高风险区域,黄色代表中风险区域,绿色则显示低风险区域,用户点击具体区域,不仅可以查看该地区累计确诊、现有确诊、治愈人数等基本数据,还能获取密切接触者轨迹、防控政策调整等深度信息,系统特别开发了智能预警功能,当某区域出现聚集性疫情苗头时,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为防控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疫情地图的实时更新背后,是一整套完善的数据收集与核实机制,每天早晨8点,全省各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始汇总前24小时的数据,经过层层审核后,于上午10点前上传至省级平台,平台工作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和去重处理,确保每一条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发现阳性病例时,流调信息会在2小时内初步录入,4小时内完成初步轨迹绘制,并及时在地图上标注相关风险点。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张实时更新的疫情地图已成为日常出行的“导航仪”,哈尔滨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每天出门前都会查看疫情地图,避开高风险区域,选择安全的出行路线。”地图还接入了健康码系统,用户可以直接查询各核酸检测点的排队情况,预约接种疫苗,大大提高了防疫效率。
疫情地图的价值在应急指挥中尤为凸显,在黑河市2021年冬季疫情防控中,实时疫情地图帮助指挥部分析出疫情传播的热点方向和风险人群,及时调整封控范围,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指挥中心通过地图上的数据模拟,预测出未来一周可能出现的疫情发展趋势,为物资调配和人员安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疫情地图的运营也面临诸多挑战,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隐私保护等问题都需要不断平衡与完善,黑龙江省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王建国表示:“我们在确保数据实时更新的同时,严格遵循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对涉及患者隐私的信息进行脱敏处理。”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黑龙江疫情地图还在不断升级功能,最新版本增加了“防疫物资查询”功能,显示各药店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库存情况;开通了“线上问诊”通道,方便群众足不出户获得医疗咨询;甚至接入了边境口岸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口岸疫情防控情况。
这张实时更新的疫情地图,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更是龙江人民团结抗疫的缩影,在每一个闪烁的数据点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技术人员的日夜奋战,它就像一张数字防护网,守护着3800万黑龙江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黑龙江省还将进一步优化疫情地图系统,融入人工智能预测模型,提升疫情预警能力,同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数据共享,构建区域联防联控的数字生态,这张不断更新的地图,将继续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龙江大地上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