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总方针,结合本省实际情况,持续优化防控措施,并于近日就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了重要通知,该通知并非简单的条框罗列,而是一份体现浙江智慧、彰显浙江温度、指导全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这份通知的核心要义在于“科学精准”与“常态长效”,它要求全省上下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但同时更要避免简单化、“一刀切”的懒政思维,力求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防控成效,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知强调了监测预警的灵敏高效。 浙江是数字经济的先发地,在疫情防控中同样注重发挥数字化优势,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浙里防疫”等平台的应用,对重点人员、重点机构、重点环境进行常态化监测,特别是针对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提升病原监测能力,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苗头,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抢抓早期防控的“黄金窗口期”,这体现了“科学防控”的深度,将防控关口前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
通知突出了精准防控的关键作用。 “精准”是浙江防控政策的一大亮点,通知明确要求,不得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对风险区域的划定要科学精准,原则上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和传播风险大小,以小区、楼栋、单元为单位进行判定,并严格规范管理,流调溯源要更快、更准、更细,确保在厘清传播链的同时,尽可能缩小影响范围,对于来自不同风险地区的旅客,严格落实分类、分区、分级的差异化健康管理措施,坚决防止层层加码和“一刀切”劝返,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这种“精准”背后,是对经济社会运行和民生保障的深切考量。
通知着重夯实了基层基础与应急准备。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第一线,通知要求持续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配齐配强社区工作力量,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在“最后一公里”落细落实,必须保持应急指挥体系处于激活状态,流调、核酸检测、隔离、医疗救治等队伍要常备不懈,物资储备要充足,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设置要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并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检测频次和范围,这些要求确保了浙江在面对突发疫情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有力有序。
通知统筹了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 浙江是经济大省、外贸大省,确保物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至关重要,通知特别指出要全力保障交通网络畅通,优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加强对企业、工厂、园区、商超、农贸市场等关键场所的防控指导,建立“白名单”制度,确保核心功能正常运转,要密切关注疫情期间的民生需求,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浙江省最新的疫情防控通知,是一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兼具科学性、精准性与人文关怀的重要文件,它既展现了浙江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的决心,也体现了其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高效统筹两战的智慧与担当,全省上下需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不折不扣执行各项要求,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守护好人民生命健康和来之不易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